“果然是室温超导体。”
方豫摘下护目镜,从高低温恒温箱中取出Keithley的四探针测量系统,上面夹着已经被金刚石切割机切割成0.5mm厚度薄片的原始熔炉炉渣。
他的这个高低温恒温箱最低只能到-60度,最高只有130度,在这个区间内,原始熔炉炉渣始终保持着0电阻,还没能测出这块炉渣的极限性能。
由于没有超导量子干涉装置,无法验证悬浮的迈斯纳效应是否是样品内部磁场强度为零而产生的,但能够在3特斯拉的磁场强度下悬浮+0电阻这件事本身,就是迈斯纳效应的最好证明!
样品内部出现稳定的磁通量涡旋,这些涡旋被样品中的微小缺陷“钉住”,从而产生了钉扎效应,进一步稳定了悬浮状态。
Keithl ey 2400 SourceMeter四探针探测系统本身就能够测量霍尔电压,测量结果显示,原始熔炉炉渣在室温下表现出与传统超导体一致的载流子行为。
这进一步证明了它的超导特性,而不是完全绝缘体。
室温超导体!
真的是室温超导体!
原始熔炉中生产塞博朗钢产出的炉渣,居然是室温超导体!
这玩意儿在大奥术时代不一定有用,只能当成垃圾,但在已经步入了电力时代接近两百年的蓝星,室温超导材料的出现,简直就是堪比AI诞生的最大发现!
原本方豫打算下一步就是用橘子大模型来验证各种室温超导材料的可能性,他已经要求柚子科技购买一万种复合分子结构的数据库,让橘子大模型学习这些分子结构,然后预测出最有可能实现室温超导的分子结构。
但可能还是因为样本数量太少和低温超导材料数据本身就不多的原因,无法搭建出符合要求的虚拟世界,橘子大模型并未根据学习材料对预测出任何可以实现室温超导的结果。
哪怕动用了“虚拟占筮术”也是一样。
但方豫也没气馁,他觉得随着数据库的不断丰富,总是有一天能搞出来可以量产的室温超导材料。
而现在,根本就不用搞了,整座纳姆比斯山脉有的是!
超导炉渣的比重大概是5.85左右,按照纳姆比斯山脉平均宽度70公里,长度300公里,地下加地上平均5000米计算,哪怕只有10%是这东西,整座纳姆比斯山脉至少有36万亿吨的储量。
大周钢铁年产量(粗钢+生铁)大约15亿吨,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