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生计嘛,不寒颤。”
陈家的无数珍藏,让陈家拥有着不少事情的解释权。
正如“要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陈家拿着那些圣贤手札、先人古籍为不少人、事“正名”。
但绝不包括卖国求荣,为蛮夷正名的事,当初元世祖忽必烈,想替元太祖成吉思汗改个“刘邦之后”正统苗裔,给陈家许以重诺,陈家都没有答应。
如今,是朝廷想给陈家塞个“混血子弟”,陈家有套完整以假乱真的法子,可以帮助朝廷操作一切事宜。
开价三千多幅字,是狮子开口不假,但小开不算开。
陈以勤无言以对,良久道:“我书信回朝,与内阁商量商量?”
涉及内阁六部九卿大臣,陈以勤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陈家族老们纷纷点头。
陈以勤手书回朝。
内阁对这不要钱、不要粮,只要群臣人人一幅字的陈家索求,顿时无言以对。
牵涉人数众多,高拱、胡宗宪、李春芳也不能做决定,于是上禀玉熙宫。
朱笔御批,“照准”二字。
以书为形,此乃赐字。
在三千文武以外,圣上赐下御书,这纯属意外之喜,陈家大喜过望,年迈的陈家大族老陈平决定亲自去操办“英法孤儿”一事。
与此同时。
葡萄牙驻天竺总督府终于对在望厦半岛国人被尽数诛灭的事做出了反应,遣使团前来大明朝。
广东布政使朱赓代表朝廷接受了葡萄牙使团的国书,并在葡萄牙使团抗议下,坚持对葡萄牙使团船只进行了检查,在没有发现危险性物品后,才准许葡萄牙使团北上。
过大沽口,在天津上岸,进入了京城,葡萄牙使团被安置在四夷馆,落脚后第一时间,对大明朝在望厦半岛屠杀葡萄牙商人的事表达了抗议。
但很可惜,在彼此四次大战保持全胜的大明朝廷对这样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抗议,根本毫不在意。
被晾了三日后,逐渐明悟过来的葡萄牙使团,恢复了平和,正式向大明朝廷提出想要见到世界东方最为尊贵的皇帝陛下,但遭到拒绝。
成为海上霸主这半个世纪,葡萄牙使团从未受到这样的屈辱和怠慢。
但西方同样有关于“真理”“尊严”的定义,军队的失败,使节永远在谈判桌上找不回场子。
葡萄牙使团无奈,忍气吞声之下,向大明朝廷呈递了此次出使的真正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