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位好战的皇帝感觉厌倦了,不停地圣战,消耗了主神无数的信仰和灰烬。
虽然婆罗门中人并不在乎灰烬,那这些灰烬提供的信仰(供奉),却是在乎的。
不过,阿克巴总会补足婆罗门教的信仰,这点让婆罗门中人很高兴。
但是,阿克巴要对东土动兵,婆罗门中人就不太高兴了。
婆罗门教中,有部分佛门传承,没有人会比天竺佛门更了解玄奘法师为何取大乘真经那么顺利,通关文牒一个又一个,连点像样的阻碍都没有。
因为玄奘法师走的真经路,甚至都不如大唐铁骑走的快。
盛唐落幕六百年,但辉光仍在亚洲这块地方绽放,尽管隔着喜马拉雅山脉,但有一天,喜马拉雅山脉裂开个口子,东土铁骑从里面钻出来,婆罗门中人都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说主神庇佑,别闹了,如果梵天、毗湿奴、湿婆降临人间,先杀的就是他们婆罗门。
任谁都无法相信,婆罗门教大祭司的瓦尔那,是坚定的无神论者。
瓦尔那也不会去相信东土铁骑从喜马拉雅山脉钻出的恐怖流言,只是认为同东土作战没有必要。
达曼-第乌,果阿,就是两个港口城市,在舆图上的大小,也就现在的莫卧儿帝国百分之一左右,在瓦尔那看来,葡萄牙拿走也好,东土水师拿走也罢,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婆罗门教不缺这点信仰。
不论与海上霸主的葡萄牙交恶,还是与东土巨龙的大明朝交恶,对婆罗门教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容易招来灾祸。
阿克巴的莫卧儿帝国,和婆罗门的婆罗门教,两者至高利益是不一致的。
阿克巴、莫卧儿帝国,是想着版图越大越好,那些能来往东西方的世界性港口,如果能夺回,到时候产生的巨大利益。
莫卧儿帝国,未尝没有成为海上霸主的一天,乃至于世界霸主的一天。
阿克巴,未尝没有成为海上皇帝,世界皇帝的一天。
阿克巴、莫卧儿帝国的至高利益是这个。
但婆罗门教不同。
对教派而言,至高利益只有一个,那就是信徒。
婆罗门教不在乎莫卧儿帝国版图大小,只在乎教中信徒越多越好。
阿克巴在南亚次大陆、中亚发动圣战时,婆罗门教与莫卧儿帝国的利益勉强一致,你扩张地盘,我增加信徒。
但身为“中间派”,两边的东土、欧罗巴是什么鬼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