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内。
李世民一声厉喝:“够了!”
这声怒喝如雷霆般在殿内炸响,瞬间打破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群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震得一颤,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唯有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激烈争论带来的紧张与压抑。
李世民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他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殿下群臣,心中五味杂陈。
朝堂上关于太子的激烈争论,就像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刺进他的心间。
虽未当场做出决定,但百官的话语,尤其是对太子势力扩张的担忧,犹如一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李世民喘不过气来。
待众人退朝后,偌大的太极殿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独自坐在龙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朝堂上的激烈交锋。
太子在辽东擅自发行纸币,这一行为已然触动了国家财政的根基。
而大力推行新政,破格提拔新人,更是让一股新的势力在辽东悄然崛起。
李世民深知,权力如同猛兽,若不加以制衡,必将反噬自身。
他担心太子势力坐大,难以掌控,若真如大臣们所言,太子意图谋反,那便是一场内乱的开始。
不是曾经玄武门之变那样的宫廷政变。
而是整个大唐都要陷入到战争的泥沼之中。
一旦天下生变。
胜利者真的只是会从父子之间出来一个吗。
乱世造英雄,天下群雄必然趁此机会,争相而起。
大唐或是如同曾经隋朝那般,二世而亡。
可是,李世民怎么可能跟李承乾低头。
老子怎么可能跟儿子服输。
——
早朝后,房玄龄回到府邸,径直走向书房。
他的脚步沉重,心中也在思索着今日朝堂之事。
作为朝廷重臣,他太了解李世民的心思了,太子的行为确实引发了诸多隐患,而李世民的迟疑,正是在权衡利弊。
毕竟,太子是国之储君,轻易动不得,但太子势力的扩张又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定,这让李世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房玄龄此前已暗中派人深入辽东,细致探查太子在当地的情况。
得知太子在辽东进行大规模练兵。
当初的大唐讲武堂,曾经在长安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