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股脑的连诸子百家的贤哲都一块囊括了,这也是罗浮,作为儒家弟子,受到排斥最少的人。
不过这也跟,罗浮在儒家,本身就不太受人喜欢有关系。
可无论如何,只要在心理层面上,认可了罗浮提出的学说理念来,那么就像是进庙拜神一般,而对罗浮的儒道体系来说,就像是给罗浮献上了并不是那么纯粹的信仰。
罗浮的儒道体系,当然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用信仰神的信徒程度划分的话。
泛信徒肯定是不可能得到圣域回馈的,浅信徒,才能够靠着自身的坚定心意,得到几分圣域的反馈来,而对于罗浮学说越是痴迷和坚定,那么就越是能够得得到圣域更多的回馈。
从而就连实力都能够水涨船高了。
这横跨虚空,宛如一根根丝线一般,从四面八方的学子、权贵等人身上勾连到罗浮身上的丝线。
就是一种融入了罗浮体系的象征了。
而很快,第一个浅信徒一般的九品诞生了。
甚至这个九品,距离罗浮所处的位置还不远,就在新郑城中。甚至还是罗浮之前认识的人。
当然肯定不是韩非这个法家之集大成者,而是未来小圣贤庄三杰之中的张良。
没错。
第一个需要罗浮给予回馈的,竟然是未来的谋圣张良。
只可惜,罗浮在确定了张良的身份之后,却也是很快明白过来,张良不可能真正和他站在一起的。
或许,罗浮的学术的原因,张良不会因人废政,甚至还会按照罗浮的学说指点,去重建韩国,但在两人立场上,张良却是绝对不可能和罗浮成为同僚的。
罗浮的儒道,是真正的唯心主义,虽然以儒家的皮,包裹了马列的内核。
但却是百分百唯心的。
张良内心对于韩国的执着,注定他不可能因为学术,与罗浮站在一起。
房间中,刚刚完成了儒道的建立,就被现实给了这样一个大逼斗,罗浮幽幽的看向了张良的方向。
此刻,正在紫兰轩的雅室之中,和韩非讨论着罗浮的学术。
张良的神色突然一变。
韩非不解的道:“子房?你这是……”
“九公子,你有没有感觉到,天地间,仿佛有一个至刚至大的世界。”张良的语气中充满了激动。
这下韩非愈发疑惑了。
作为荀子的弟子,即使是因为荀子学说的原因,从儒家跳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