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而过,大河以北,便是荣源县。
这晟东河与莲水同属一条水系,彼此相连,只是在不同地段的称呼各有不同,若按照朝廷的称呼,这一段水线极长,发源自燕山山脉,应称之为‘燕水’。
晟东乡内的豪强姓郭,因为坐拥晟东河,掌握大量渔业,又与荣源县毗邻,能够在黑山、荣源两县来回贸易,也就让郭家成了黑山县第一豪强,郭家家主郭平也得以成就蓄气武者。
只不过这都是往昔当年之事了。
如今,郭平已死,郭家的田产、渔船尽数分发了给了晟东乡的民众,同舟会推举了一位姓张的保长,在晟东乡主持公道,晟东乡的渔、农夫们更有干劲儿,赫然就是一片勃勃生机的局面。
而郑均戴着斗笠,穿着一身青衫,手提北戎刀,站在晟东乡,凝望左右,感慨万千。
这还是他第二次来晟东乡。
上一次来这儿,杀了三个蓄气武者。
这次来,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同。
郑均进了晟东乡,倒是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静静闲逛,陷入了沉思。
不是。
接下来干嘛?
郑均忽然想起来,那人只让自己来晟东乡,没告诉自己到了晟东乡之后,要做些什么啊。
周围有不少视线注视着自己,郑均都没把这些视线当回事儿。
一个乡里突然出来了个陌生人,被人注意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在同舟会发展到了乡镇,得知沧海派之后,乡镇对陌生之人的警惕心自然更重,若是哪家出了些陌生人,当然会层层上报,直达护法大人案前。
既然如此,只能发动群众的力量了。
一念至此,郑均摘下了斗笠,想了想后,对着那些躲藏起来,暗自观察自己的人张口说道:“我是郑均,让张保长来见我。”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周围人不由一怔,接着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见状,不由擦了擦眼睛,大叫道:“是郑都头没错!那日郑都头杀了郭平狗贼时,我就在门外,有幸瞧见过郑都头一眼!快去叫张保长来!”
说罢,这农夫便急匆匆的起身,火急火燎的去禀报当地保长了。
当地保长,也是同舟会的成员。
是马家拳馆的一个学徒弟子,曾见过郑均很多面。
是晟东乡本地人,因此才会被选成了保长。
从某种情况来说,同舟会的出现,已经顶替了黑山县内基层乡镇保长的情况,目前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