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将至,天色已晚。
康乐郡的荒丘田野之中,一队甲胄兜鍪俱全的轻骑兵驱马呼啸而至,马蹄阵阵,溅起一片灰尘。
路上常有尸骸埋于荒野,尸骸之上血肉枯零,似是被人挖出了部分血肉,原本还算绿树成荫的两侧树林,也变得光秃秃的一片,只剩下半截树根埋在土里。
如此景象,倒真让人感到一片荒芜。
郑均策马疾驰,身形如山岳般巍峨不动,坐下马匹神俊,青色的鬃毛顺畅,奔走之间,犹如一团翠绿的树木在滚动。
而在郑均后侧的几个身位,则是来自黑山军内部的骑兵,约二十余骑。
这二十余骑,乃是郑均的骑兵,并非是陈敬仲带来的那八十人。
自己的骑兵,结出来的军阵,用起来才算顺手。
骑兵冲阵的阵法,郑均才刚学,二十人正好。
黑山骑统一持枪,腰佩长刀,背后背着一张劲弓,神气精悍。
自郑均兵出康乐郡后,便急调了五百张弓过来。
虽然大周军队之中,县兵中只有十余名弓兵的份额,主要是因为两军对垒时,寻常士卒射箭无用,对方修为臻至炼血,便能结阵抵御。
若是给寻常士卒发放弓箭,纯粹是浪费银子。
箭矢,可是需要钱的。
因此,只有朝廷真正的野战精锐、一线军队,才会配备有弓兵这一兵种。
如县兵、郡兵这种二线、三线军队,自然不会专门给你配置太多弓兵。
但如今情况有些不同,郑均很清楚的发现了,这张本功麾下,除了老营兵外,绝大部分都是乱糟糟、无法结成军阵的流寇、流民以及江湖人。
在这种情况下,弓兵是完全可以发挥作用的。
因此郑均便从四县急调五百张大弓过来,用于下次作战。
自张本功席卷宣、肃以来,郑均便发现以往大周军制已经有些落伍了,千年前虞朝崩溃,大周神武皇帝得了天下,打得是二百年纷争不断,那会儿主要作战的方向,乃是虞朝后的二百年分割乱世,九国逐鹿。
所以,对于流寇军的镇压,周室现有的军制手段,确实会有些违和了些。
不过不要紧,郑均会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战马西进,转乘呼啸,郑均遥遥瞧见前方一村落,内生妖气,不由眉头一皱,当即道:“此乃何地?”
后面骑兵之中,一位来自妙心县本地的骑兵当即张口说道:“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