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比体八。魏文帝诗:“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
理入景体九。丘希范时:“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江文通诗:“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颜延年诗:“凄矣自远风,伤哉千里目。“
景入理体十。鲍明远诗:“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谢玄晖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紧体十一。范彦龙诗:“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因小用大体十二。左太冲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谢惠连诗:“裁用箧中刀,缝为万里衣。“
诗辨歌体十三。陶渊明诗:“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从“明明“以下便是所歌。
一四团句体十四。谢灵运诗:“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此上节一字,下节四字。
落句体七一曰言志,二曰劝勉,三曰引古,四曰含思,五曰叹美,六曰抱比,七曰怨调。
言志一。陶渊明诗:“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此志在闲雅也。范彦龙诗:“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此志在知足也。
劝勉二。古诗:“弃捐勿复道,勉力加餐饭。“此义取自保爱也。
引古三。陆士衡诗:“感物多远念,慷慨怀古人。“
含思四。陆韩卿诗:“惜哉时不与,日暮无轻舟。“陈拾遗诗:“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叹美五。谢灵运诗:“自从食萍来,唯见今日美。“
抱比六。陆士衡诗:“仰观陵霄鸟,羡尔归飞翼。“
怨调七。陆士衡诗:“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诗有三宗旨一曰立意,二曰有以,三曰兴寄。
立意一。立六义之义,风、雅、比、兴、赋、颂。
有以二。王仲宣《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此一以议曹公杀戮,一以许曹公。
兴寄三。王仲宣诗:“猿猴临岸吟“。此一句以讥小人用事也。
诗有五趣向一曰高格,二曰古雅,三曰闲逸,四曰幽深,五曰神仙。
高格一。曹子建诗:“从军度函谷,驰马过西京。“
古雅二。应德琏诗:“远行蒙霜雪,毛羽自摧颓。“
闲逸三。陶渊明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幽深四。谢灵运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