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目的地。
在他们的面前,有一個与周围相比极端突兀的天坑。
这里大概率就是那个检测到的高速坠落物体最后坠落的地方。
因为这个天坑显然是由某种高速坠落的物体撞击地面形成的。
其直径约莫二十米,深度估计接近七八米,四周散落着被冲击波震倒的树木,形成了一个环状的“森林之眼”。
坑壁呈现出明显的烧焦痕迹,土壤被翻动,混合着碎石和金属碎片,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很明显,坠落物体在撞击过程中产生了高温,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烧,并留下了这种独特的气味。
专业团队立刻围绕天坑试着展开初步调查。
几位特种兵在周围警戒。
特种兵们负责保护现场的安全,防止任何野生动物或其他潜在威胁接近。
同时他们还布设了监控设备,确保能够及时预警任何外部干扰。
两位专家则先是简单确定了一下放射性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后,随即拿出背包里的一堆仪器开始靠近勘察。
他们检查了坑壁的结构,试图判断撞击物的性质和坠落时的速度,同时搜集坑边土壤样本,以尝试确定这坠落物究竟是什么。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那个高速坠落的物体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目前只能说。
在初步的分析下不能得出太多结果。
唯一能比较准确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个坠落物的体型不会很大。
而在他们这么实验勘察的同时。
军事基地方面又传来了卫星通讯,说是检测到了剧烈的能量反应。
因为秦岭地形复杂且拥有极度茂密的植被,军事基地方面通过卫星难以搞清楚那里具体是什么情况,一些专业的无人机也不方便在这里展开勘探。
所以。
相关的任务也就交给了他们这个调查坠落物的专业团队。
上级要求尽量探查能量反应的具体情况,搞清楚是什么原因的同时尽可能预防可能出现的山火等问题。
对于这种临危受命。
专业团队并没有什么意见。
收到军事基地的通讯后,专业团队的指挥官在这临近黄昏的时间节点立即组织了一次简短的会议。
他们决定分成两个小组行动,一组留在天坑附近继续进行详细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