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薛长山又马上对祖大寿说道:“走,回松林村。”
“嗯?回哪?”祖大寿一愣。
“回松林村。”
“老大的意思是,在松林村伏击白莲教的援军?”祖大寿问道。
看到薛长山点头,祖大寿也跟着笑了起来:“有道理。”
白莲教起义军刚刚在夏原县获得大捷,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或者说正是极度膨胀的时候。
顾林如果知道松林村被攻打,第一想法肯定是带人回去调查清楚,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追击。
如果能在半路设伏,必然可以再一次痛击起义军队伍。
松林村一战已经让祖大寿看出起义军的深浅,说到底其实这就是又一场同州起义而已。
不管顾思南把白莲教说得多神秘,说到底这不过就是准备时间久一些的农民起义罢了。
白莲教里显然没有太多有军事才能的人,暗中筹划这么多年都没能练出一支精兵出来。
就连藏着家底的老巢里都是一些杂兵,所谓的起义大军自然也不可能有太强的战力。
他们仅凭六百人就能杀穿松林村,烧了粮食,劫了物资,甚至还能大摇大摆地运出去。
折腾这么一圈下来,却仅仅战死了十几人,足见白莲教起义军整体战力的低下。
对于接下来可能爆发的伏击战,祖大寿并不觉得紧张。
但祖大寿却并未轻视这次起义,而是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
原因很简单,起义军初期战斗力低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真正的威胁并不是他们部队战力的强弱,而是他们部队发展速度的快慢。
起义军之所以能起势,就是因为朝廷的压迫太狠,百姓们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奋起反抗。
薛长山他们可以凭借一支精兵在局面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却无法消灭百姓对朝廷的怨气和反抗的决心。
如果不能迅速扑灭白莲教起义,他们就会如同星星之火一般,迅速燃起燎原之势。
等到起义军发展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大军的时候,就算薛长山他们的人再能打又如何?
在绝对体量面前,小股部队精锐与否已经很难影响大局。
祖大寿明白,薛长山现在想做的就是在他们起势之前尽可能地削弱他们的力量。
但他不知道的是,薛长山已经开始了更长远的布局。
薛长山同样没有因为松林村一战就看轻白莲教,他相信白莲教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