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也借不出多少。”
“朝廷前不久不是才抄了一次家吗?抄家的钱应该才入账,没这么快规划好用处。”夏之白眼中露出一抹狡黠。
朱标一愣。
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怪不得夏之白明知朝廷财政紧张,还敢开这个口,原来是惦记着抄家的钱。
前不久朱元璋治罪李存义,抄没其家产,约合四十几万白银。
的确大大充实了国库。
但这笔钱刚入国库,就被朝廷大小官署盯上了。
夏之白想虎口夺食没那么容易。
见朱标沉默不吭声,夏之白也知道,自己果然没猜错,抄家所得的钱,朝廷还没有安排好去处。
他心中大定。
夏之白继续道:“后续的要矿要地要人,则更好理解了,我意欲打造的蒸汽机,想要发挥其作用,需要很多的燃料,因而我需要一座煤矿。”
“还有是一座能取卤水的盐矿。”
“至于人。”
“首先要的是工匠。”
“我需要他们将提取卤水用的蒸汽机打造出来。”
“因为这是第一次正式制造,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而这些工匠也将暂时留在矿山,以便随时解决问题。”
“至于制盐的灶户。”
“我知道大明对其有严格限制。”
“所以我不会征用这部分人,而是会选择流民。”
“滁州寿州的流民。”
“我或能帮朝廷养几百上千人。”
“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就是这些人的户籍,不能改为灶户,最多是改成‘工’,而且具体招收多少,如何使用,都由我自己来定。”
“朝廷不能插手。”
“我所开办的盐企、煤企,不受盐引、煤引等限制。”
“不规定每年必须采多少煤,制多少盐,今后也完全是自产自营自销。”
“在最初几年,我开创的企业,会按照朝廷的规定,交上律令规定应交的税跟购买‘盐引’、‘煤引’的钱。”
“而在几年后,若是此法可行,才会逐步将利润,交到国库。”
朱标目光微动。
按夏之白这个说法,朝廷真正付出的,就只有矿山跟地,还有一些工匠,但同时却将一些流民灾民得到了安置,更关键的是,朝廷还能收上不少的钱。
只是这会打乱朝廷对食盐市场的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