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脑袋微微上扬,眼中透着一股傲气跟不屈。
他对夏之白昨日的话还有几分不忿。
夏之白轻笑一声。
他也没想到朱棣怨念这么深。
他笑着道:“昨日我的说辞,的确有些过激了。”
“殿下远没有那么不堪。”
闻言。
朱棣脸一黑。
这还不如不解释。
没那么不堪,那不还是不堪吗?
只是他对军事方面很痴迷,因而倒也并没有动怒。
夏之白道:“殿下对火器看重吗?”
朱棣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如今天下,除了我父皇,便属我对火器最为看重,我的大营中,配备的火器最多,也是最精良的。”
朱棣没有说谎。
他的确是对火器最看重的。
因为他的封地在北平,几乎是要直面蒙古的冲击。
晋王、秦王他们所处的关中,背后是陇西,这是一块天然的战略缓冲区,在防线上也远比北平辽东厚实,而河北这边,没有陇西这般厚实的缓冲区,国防线异常的单薄,只有一个明长城,还有就是各地的卫所。
一旦蒙古大军冲破卫所防线,他们几乎就要直面蒙古大军。
草原的游牧部族善骑。
大明本就缺马,在骑兵对抗中,很难占得上风。
蒙古人是马背民族,他们以弯刀快马而骄傲,面对这种情况,上至朱元璋,下至底层士卒,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破解之法,打败刀客最好的办法是比他的刀更快。
普天下能比蒙古弯刀更快的只有火器。
在晋王、秦王坐地关中,背靠陇西,纵深很大的状况下,朱棣就成了北大门最年长的藩王,他自然也要担负起最大的守土责任,因而他对火器十分的看重,他的军中,火器的装备比远比规定的一成要高。
正因为此。
北平卫所是被允许制造火器的。
他手中还有相关负责研发和制造火器的官署。
夏之白道:“大明的确很重视火器,但重视的不够。”
“火器制造是需要用到铁的,但朝廷将绝大多数好铁,都用在了锻造宝刀、宝剑上了,并没有多少用在制造火器上,这也导致,大明的火器在这些年,其实没有得到太多改进太多提升的。”
“火器威力的不足,也让朝廷上下,低估了火器的战略地位。”
“在我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