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把捉住,问他,信呢?道童说,葡萄干呢?——宋真人说你有葡萄干,让小道来吃。
李义山明白了,说道,你在此等着,某去观外给你买。李义山出华阳观,又出永崇里,终于买到三斤葡萄干,他分三袋包了,回观后,一袋给了道童,另外两袋让他带给宋真人。
当夜亥初,李义山趁无人时,来到乐天之室,静坐等待,直到子时钟响,宋华阳才叩门而入。
宋华阳进门便说,公主病好了,圣人送了她几部道经,妾与少阳日夜陪她研习,因此不能与李郎相会,昨夜刚参完了一部经,公主允许吾等休息一日。——李郎,你是要伏案,还是要下榻?
李义山便与宋华阳同下乐天之榻,宋华阳又诵了许多道经,两人反复修习,一直到寅时鸡鸣。宋华阳笑道,谁家鸡鸣如此之早?得杀而烹之。
宋华阳说完,点上蜡烛,穿上青衣,她游龙般修长柔美的身影,映照到云母屏风上,却显得模糊而又深沉。想到下次不知何时能见,李义山一时心中大动,他拥上前去强行褪去了宋华阳的青衣,转身蘸了笔墨,在她胸前题了一首诗: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道童不时来讨零食吃,李义山当晚便去乐天之室。
不知不觉已到十月,天上月牙初生,而那道童已经多日不曾来了。李义山不堪相思之苦,便又作了一首诗,封成书信,交给了郑道士。
《月》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他在诗中说,华阳姐姐,你是我心中的明月。过水穿楼的是你,藏人带树的是你,在这华阳观中,无处不在的都是你。你所及之处,无不明亮,无不含情。我想见到你,明月初生的时候就想见你,我是如此空虚惆怅。我不能等到月圆的时候,不必圆月我们也能互诉衷情,我想见到你。
没有回信,不见道童。
到十月下旬,李义山就很烦躁了,有时候,他独自在乾坤宫之间一角坐到天黑,甚至忘记回屋的方向。天气已冷,他再写了一封问暖的简信,并附诗一首:
《楚宫》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他在诗中说,日落了,我迷失了。我想见你,经常见你,我们真的见得少了。
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