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子,给公开比赛小分表,再加上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都是很小的方面。
夸也没得夸,因为特意点出来的话显得跟骂人似的。
然而,真正的大事——张简方私底下拔山头、换资源、拉人脉、培养裁判,这些动作很难被普通人察觉,冰迷们知道的很少,都是些不靠谱的小道消息,具体的内容他们无从了解。
顶多就是听闻“张简方跟人拍桌子了”什么的。
但宣传营销不一样。
这是直接送到他们眼前的,只要是个喜欢玩电脑玩手机的冰迷,就会注意到这点。
网络、新媒体、电视台,世锦赛的宣传从选手开始,声势逐渐变得浩大。
冰迷们为之欢呼,选手们认真备战,各司其职。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很快,3月23日,国家队选手从北京出发,于傍晚抵达上海场馆。
随行的人有很多,一部分是正经的工作人员,一部分是自掏腰包蹭个集体路线的观众。
比如沐修竹,小孩没比赛了,又在世青赛拿到了很好的成绩,回来后受到了表扬,非要来看丛澜的世锦赛。
出差是有指标的,报销也是有名额的,多出来的人不好走账,就只能自费了。
沐修竹:“我有钱!”
去个上海而已,比到国外看比赛要省钱多了。
想一起看比赛的人不少,愿意自费的就干脆组了个团,跟着参赛队伍买机票到上海,定的酒店还是同一个,只不过楼层不在一处。
丛澜的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老舅,加上辛抒怀等人,十几二十个人也要到现场给丛澜加油。
4没去看,世锦赛是要来的。
他们都不用丛澜给门票,早在数月之前放票的时候,辛抒怀就让工作室里的年轻人帮忙抢到了。
丛澜前两日跟爸妈打电话听到这个,吃了一惊。
郁红叶挺抱歉的:“你去韩国比赛我们也没过去,这些年来也没有陪着你。”
丛澜:“我长大啦,不用你们老陪着。”
郁红叶:“你就是长到八十岁,也是我女儿。”
可以说,这场世锦赛,万众期待。
·
丛澜来得不算晚,25号正式比赛,先比冰舞和双人,女单的短节目要等到26才进行。
她报到过后没有参加第一日的训练,面色苍白地回了酒店,一路上躲着记者和冰迷。
这场世锦赛是她全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