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路边的田埂上栽些红薯,到秋天怎么说也能刨出来一车红薯。那小子忙着挣钱,今儿去分红利去了,跟朕说明儿再来。”
弘晖好奇:“红利都是年底分,他怎么中间分了呀?”
“他说有些人后悔了,打算拿这一笔退出,今日分了也彻底撕开。也有提前定规矩的意思,日后年中分红利,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一年。”
“儿子只听说一些去年亏本的人家找他,让他帮着打理生意,他这是怎么做的?”
“他让人跑东线,去了扶桑,那里有银矿。”
弘晖恍然大悟,说道:“必然是莹莹帮他了。”
雍正坐回椅子上:“不过是小打小闹,你说的什么书?”
“哦,儿子让他们抬上来。”
郎惠园里面,桂枝说:“明天你要跟我去,我之所以今天给你们送来就是想让你们给我壮壮胆气。明天要是四哥骂我了,你们帮我分担一点。”
毕竟是先斩后奏,虽然可以强制辩解说这件事儿和四哥写书的事没关系,但是凑在一起发布,那多少就有点儿司马昭这些路人皆知。所以桂枝心里还是担心雍正埋怨她掺和到这事儿里了。
桂枝当时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理直气壮,做完事之后有点害怕。
海棠说:“你就当你是想挣钱的,你也别提他那书的事儿,就说你让人写的这些,把怎么能刚才那些法子给他讲一遍,就是求财,没掺和到朝廷的事儿里。现在咱们进宫还来得及,要不然明儿再送他就觉得你和他见外了,居然是最后一个送他的。”
海棠就把桂枝送自己这一套让人装起来,找了一个朴素的箱子收着,一起进圆明园。
此时弘晖在讲私自印书的坏处,他觉得日后再印书,必须受到朝廷的监管。
雍正是赞成的,如果吕留良早年写书的时候被监管审查,他的书也不会在江南传得到处都是。再加上如今出版行业很发达,桂枝的书能这么快印刷好,平王家的工坊里能同时印刷不同的书籍,可见到时候所有人都忙起来印刷的数目是多么庞大。
印刷行业必须监管。
() 他跟弘晖说:“你把折子留下,朕今天晚上看,这事儿既然是你先提出来的那就由你去办吧。”
弘晖应了一声。
雍正翻了翻弘晖送的书,就说:“你十二姑妈这是想给朕收拾烂摊子。”
弘晖说:“远不是您说得这样,充其量也就是想搅乱视线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