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果子,爷总觉得嘴里苦不拉几的,找个甜果子甜甜嘴。”
太监就回答说:“有橙子和苹果,您要吃什么?”
弘杲就说:“就橙子吧,橙子味霸道一些。把橙子皮放屋子里面熏一熏,船舱里全是脚臭味儿。”
弘昂说:“忍忍吧,一群老爷们住在一起不都是汗味和脚臭味吗?过几天就回去了。”
弘时说:“这还不如坐火车呢,去的时候坐火
车又快又舒服,坐船是真受罪。()”
他的话刚说完,弘杲立即问:“你怎么还在这儿?你不该上去陪着百岁读书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弘时说:“哥哥的学问不行,昨天被百岁问得左支右绌。就让你弘历哥哥顶上去了。”
弘杲想说他几句,可是弘时是哥哥,轮不到自己来说,就忍不住叹口气。
这位哥哥也真的太懒了!
他打算等会去上面看看百岁,也不知道弘历是不是真的带着他读书呢。
弘杲想得没错,弘历没带着百岁读书,正给百岁讲故事。这故事还是早年间家族旧事,就是顺治皇帝和多尔衮的故事。
多尔衮于顺治,算恩人还是算仇人?
这个话题吸引了百岁,因为多尔衮在宗室里面是个禁忌话题。就因为是个禁忌话题,百岁对弘历的说法保持怀疑,因为百岁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轻易下结论。
百岁这种态度是对待一件陌生事情的正确态度,他从记事儿开始接受的都是储君教育,只不过他不知道这事储君教育罢了。他读书的师父常常跟他说“兼听者明偏听者暗”,所以当他听到弘历讲多尔衮和福临的种种事情的时候,就是抱着听故事的心态。
毕竟往事过去那么多年,相关的人早就深埋于地下,真相也不重要了。
弘历就说:“……多尔衮是有大功的,他把咱们从关外带到了关内,此乃是擎天之功。”
百岁点头:“是是是。”虽然嘴里一直称是,但是脑子里不是这样想。
多尔衮是有功劳,但是进入关内坐拥天下这功劳不能全算在多尔衮头上。
海棠就常常给安康他们讲:“一个人吃七个馒头会饱,但是不吃前六个光吃第七个永远不会饱。”
这话百岁听过,他觉得多尔衮是有功劳,但是不能忽略了前面两代皇帝打下的基础。更不能忽略了明朝灭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