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荧光漫漫。
有寂静无声,北风呜咽。
都是在安河边长大,许多人都见过安河。
因此,文章里的安河,也就愈发的能让人感同身受。
当时刘文强他们之所以为了别班学生的一篇文章跟孔林据理力争,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让他们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写到他们心里去了。
一样的风景,一样的安河。
程行笔下的安河,像是童年记忆里的一副山水画。
安河绕安城,暮色晚归提。
安河将整个安城一分为二。
安河的北边叫安北,安河的南边,叫安南。
古时候安北的许多人早出会去安南卖东西。
他们晨时出去,暮时回来。
而横跨安南和安北的那座大桥,就叫做归提。
而当郑华将程行这篇文章看完,读到这最后一句时,不由得愣了愣。
程行最后一段,没有写安河的水也没有写安河的风景。
他写的是安河的归提桥上,暮色时分,早出晚归的安城人。
水与夕阳,桥与晚归人。
这份景色,跃然纸上。
也同时,勾起了十多年前,安北因为经济匮乏,大批人去安南辛苦劳作,然后晚上无数人涌向归提桥,从归提桥回家的场面。
那时候的安城,虽然穷,但还有很多人。
到了如今,这一幕,早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这篇文章,该是满分才是。
甚至在于郑华心里,他与程行的那篇《灯火》,不分上下。
写人如此,写景亦如此。
郑华已经能想象,未来的程行,即便不靠着高考,也能名震天下。
“这写的也太好了吧?”孙莹惊讶道。
“对于我而言,这篇《安河》,我觉得要比《灯火》还要好。”赵静有些悲伤,她道:“对于老师们来说,《灯火》可能大于《安河》,但是对我而言,《安河》就要比《灯火》好。但可惜的是,我这辈子都可能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出来。”
都是一中的天之骄子。
身为班里前几名的赵静,在以前并不觉得自己比谁差。
但到了一中之后,出来了个姜鹿溪,让她只能望其项背。
现在更出来了一个程行,让她觉得在文章上穷其一生都追不上。
对于同样是学霸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很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