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没有继续往下问,他被刚才的好消息给吸引了。
“看来你之前的预估还是有谱的。”
老姜点了点头,带着罗阳走到茶海前:“你来泡茶,咱们边喝边聊。”
罗阳也不客气,坐到了主位上,一板一眼的清洗茶壶和茶杯。
“既然这件事搬上日程了,那就谈谈合作细节吧。”
女儿不在,姜远山点燃了一支烟。
等到罗阳新泡上一壶茶的时候才开口道:“单独投资,专门为你的鲲鹏2号研发电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里面的风险有点大,鲲鹏科技需要和远帆签订一份采购合同.”
这就有点在商言商的味道了。
正常逻辑没错,研发投入需要一笔资金,而且还得专门为鲲鹏建立一条新的生产线,这些都是初期投入成本。
而且谁也不知道鲲鹏2号的销售究竟怎么样。
要是不起量的话,生产成本也高。
在无人机市场还是一片未知数的时候,没有采购协议的保障,谁愿意承担这么大风险?
“采购协议肯定是要签的。”
罗阳点头道:“但是有一点希望姜叔你能理解,鲲鹏的供货渠道肯定不止远帆一家,我只能保证将来的采购至少一半从远帆这里拿货。”
远帆有自己的风险考虑,鲲鹏也有自己的安全述求。
姜远山能理解。
撇开姜帆的因素,其实两人这么交流,反倒是更顺畅。
“没其他急事吧?”
电池的话题刚告一段落,老姜就急着聊起了风能发电项目:“上次咱们只谈了一个框架,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都没来及说,这两天我也花时间了解了一下相关产业政策.”
“政策上肯定是没问题的。”
姜远山不过是这两天临时磨刀,罗阳可是准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的相关信息可比他详细多了。
“其实这一块在技术上倒是没有太大的难点。”
既然已经打算合作,那就要展现坦诚,罗阳实话实说道:“欧洲那边早就有了类似的风力发电装置,只不过在转化能效比上还有点欠缺,最为关键的是缺乏统一的大市场,没办法形成规模”
对于一件产品而言,除了技术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市场规模。
其实很多技术以及概念都是欧米那边先出来,但始终得不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单一的、具备消费潜力的统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