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306宿舍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算了吧,最近手头上事情比较多,下午还要去公司.还是等到这学期期末考试之后,抽一天时间,我来请客!”
罗阳笑着道:“还是等到这学期期末考试之后,抽一天时间,我来请客!”
常胜大舒一口气。
吹牛大会一直到将近十二点才结束。
罗阳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饭,之后让司机谭乐过来接他,返回了公司。
他还要去落实上午答应吕校长的事情。
“下午没有重要预约的话,其余事情往后推一推,我有重要事情要处理。”
回到公司里之后,罗阳第一时间嘱咐了余海平。
他要花一下午时间来初步搞定创业项目的计划书。
“唉原本是打算坐享其成的,现在变成自己来搞,纯属没事找事啊.”
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打开笔记本电脑,罗阳在感叹中开始编辑文档。
他要搞的项目,就是共享单车!
说起共享单车,就离不开摩拜这个名字。
早先发展起来的共享单车,应用到了少量的物联网技术,但更多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
首先要研发出一个手机端应用的APP,用户通过APP输入车牌号码来获取密码,开锁后,服务器端完成车辆的初步定位和计费。
共享单车发展早期,采用的是密码锁的形式,这个技术并不存在难点。
当然,在技术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用到了物联网技术,譬如GPS定位功能,譬如车辆上锁监测功能。
而且这个项目最初肯定是在大学里投放试点,对于相应的定位功能技术可以稍作放宽。
至于说后来的桩位,电子锁等,技术难度应该也不是很大。
当下受限的是移动互联网端。
这个项目从校园扩散到城市里,没有足够的智能手机,共享单车就是空中楼阁。
除此之外,当应用市场从校园环境变成城市环境的时候,用户需要在手机上看到自己附近哪里有共享单车,所以这时候对于GPRS数据端,GPS定位功能的技术要求就更高了!
实际上在上述条件中,还有一个理念欠缺。
共享单车解决的是用户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是在滴滴打车盛行起来后的概念延伸。
滴滴打车罗阳的记忆里,应该到明年才上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