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总有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阻碍深化和调整,我们南方沿海地带还好一点,往内地去,光是资本和创新两样,就卡死了改革的路子.”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他在这一两年里就要更往上走一步。
算不上主政一方,但也可以算是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导之一了,所以对罗阳这个话题相当感兴趣。
“是啊,资本和创新.”
当唐海林提起这个的时候,罗阳也忍不住感叹起来。
“在制造业方面,很多卡脖子技术都掌握在西方人手里,要想创新,就要有政策,有资本.但是国家这么大,企业这么多,很难统一思想,下定决心搞创新,突破技术难点。”
罗阳咂嘴道:“就像这次光伏产业危机,欧米那边政策一转向,国内产业就举步维艰”
说起这事,唐海林也是有发言权的。
因为阳市不止姜远山一家光伏企业,其余规模小的供应链企业不算,国电光伏也有大笔投资,也因为欧米那边政策风向变化,导致企业步履维艰。
“是啊,的确太被动了。”
唐海林颇有感触的道:“你岳父原本分三期扩大产能,现在只建了个一期,就算这样,生产线也基本停滞着,他的二期、三期土地要不是你帮着消化,不知道搁到什么时候.”
“唐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罗阳这时候笑着道:“当我们被卡到痛心痛肺了,才会让这个产业里的国人横下一条心来搞创新,看着吧,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很快会一条接一条出来。”
岂止光伏产业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往后的岁月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芯片产业,要不是米国那边老川上台后拼命卡,卡到国内芯片产业欲仙欲死,怎么可能从上到下一条心的开始搞研发,搞自己的全产业链?
造不如买的观念,在很多企业身上得到体现。
其实最聪明的是微软,他们就不搞什么制裁,甚至免费的把落后一代的操作系统给你用,为的就是让国内耗费时间去吃透这一套技术。
吃透了又怎么样,吃透的同时,你就被束缚在了这条技术道路上,而人家作为先发者,手里永远有比你更先进的一代技术,而你因为技术路线和沉没成本问题,想掉头都难!
“你这个观点值得细品!”
聊天聊到这里,唐海林有了浓郁的兴致。
“咱们走一个!”
这次他主动举杯,示意罗阳和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