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的眼中看来是天大的难题,但是在朱棣的眼里却并不是。
如此一来,魏明也不可能猜到朱棣会怎么出题,自然也就避免了泄题。
同时,以大明面临的困难为题来考天下士子,也有朝廷向士子征求治国之道的意思。这不仅非常符合士子的胃口,若是让天下人得知会试题目竟然是这样来的,恐怕也能够传为一段佳话。
“好,朕明白了,你先退下吧。”朱棣有了方向,魏明就没用了,直接摆摆手让他走。
魏明毫不犹豫地离开,他在这里多待上一秒钟,那就要多一秒钟的嫌疑。
朱棣很快便出好题目,在会试这天派人送到贡院,交给魏明。
而且送题目的举动是由锦衣卫从紫禁城,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路护送到贡院。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除了皇上谁也不可能知道会试的题目究竟是什么。
而且,由于是在大白天护送题目,在众目睽睽之下即便是锦衣卫也不可能做手脚。
题目根本不经过主考官的手,直接被送到考场上。当着所有士子的面,当中拆开并且宣读。经过严密的保护,从紫禁城到贡院,根本就没有丝毫能够钻空子的地方,最大程度保证了题目不会被泄露。
或者说,即便是泄露,那也没有丝毫用处。皇帝还没有出题,士子就已经全部进了贡院,并且落锁,许进不许出。即便是题目泄露,也没有人来得及写文章了。毕竟再过不到一刻钟,贡院就会当众向所有士子展示题目。
会试最大的风险就是闹出舞弊风波,只要把这个堵住,其他的按部就班便好了。
很快,会试结束,士子离开贡院回去等候消息。
而魏明则在胡广和胡俨的帮助下,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阅卷官进行阅卷。
阅卷也比以往要简单,以往是要把全部的考卷都阅完之后,再逐一对照排出一个先后次序。现在阅卷前面也是和之前一样,但是后面排次序的时候,直接按照各省的进士名额,从高到低排出来便可以了。
甚至提前一天魏明便将阅卷结果报给朱棣。
朱棣看了之后,非常满意,立刻让魏明着手安排殿试。经过殿试点出一甲二甲三甲,然后便是放榜。
放榜这天,魏明都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整个会试,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在放榜的时候。
有人金榜题名,却高兴得疯了。
有人名落孙山,气得直呼会试不公、舞弊等等。
“怎么没有我的名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