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是否更佳?
【师父答疑】:当然念佛是修止修观,各人的因缘不同。不过一般来说是先修止,到佛堂的时候先念佛,先把所有的妄想停下来,然后再起观。或者你愿意观察娑婆世界的苦产生厌离,或者你观想极乐世界的功德产生好乐,都可以。如果你的心真的提不起来,那以也不妨先修观,观察三界的苦谛,说是「已作地狱业,云何安稳住」,就是你没有退路了,你不念佛你没有退路了,说是念佛很苦,但是你不念佛更苦,这背水一战的意思啦,你几乎没有退路了。那你也可以先修观,就是「你不皈依弥陀,那你怎么办呢」?还有无量无边的生死在等着你,这无量无边的生死很多都是三恶道的业。说是我拜佛、念佛是很勉强、很痛苦,但是你不修行,结果是更痛苦,就是这样子。
【学员提问】:止是压住烦恼令种子不现行,慧是破烦恼对治数数现行的烦恼,如何令不生现行?对于数数现行的烦恼如何能够令不生现行?
【师父答疑】:烦恼如果粗重,我认为刚开始不要修观,先修止,就是二话不说,把你的法宝现出来。你刚开始一定要在你的心中建立一个法宝,把心带回家,你心中要有一个家保护你。你喜欢念佛、或者持「往生咒、大悲咒」,烦恼活动的时候就把你的法宝现出来,就是先用取代的方式,转念念佛,用佛号来取代烦恼,等到烦恼调伏以后,再来观察烦恼的过失,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会比较好。如果烦恼正活动你观的话,恐怕不得力。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用止调伏烦恼,然后再用观来对治它。
【学员提问】:念佛是修止,还是止观双运?
【师父答疑】:一般来说,念佛应该是偏重在止,不过这个地方的止跟一般的止不同。比如说小乘修止是修数息观,注意这个息,但是他把这个息当做他修习禅定的一个方便,他得到禅定以后就把这个息给舍掉了。我们在修佛号的时候不同,我们认为所缘的佛号是弥陀的功德,它有救拔我的功能,我们要知道念佛人成就三昧以后不能舍佛号的,它不是一时修禅定的方便,它是能够救拔你的,所以念佛的人他对佛号是有皈依的心,一般修禅定,不管数息、或者守住丹田、什么所缘境,你对这个数息、丹田没有皈依的心,只是拿它当做摄心的方便。所以念佛应该是属于止,只是这个止是以佛的功德为修止,所以他有皈依的心,这个地方不同,因为这个地方有佛力的加被。
【学员提问】:在佛七当中如果念到一心不乱,是否可以保任至临命终?
【师父答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