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一开始要广泛的学习戒定慧的法门,有种种的方便力、对治力来调伏你内心的烦恼;
第二个、有善行的正见,你就能够「具足第一坚固惭愧」,你内心当中就能够产生好乐善法、厌恶恶法的惭愧心;第三个、有惭愧心,你就能够「深见深畏后世苦果」,你会知道造罪的过失,由过失这种恐怖的力量来远离所有一切的恶法。修学菩萨戒这个地方是最重要,刚开始远离所有一切恶法。为什么恶法会远离呢?它不会自然远离,是从前面的正见、惭愧产生对治。远离恶法到了一个程度,你烦恼淡薄了以后,你还要做第二件事,「常乐修行一切善法」,整个六波罗蜜的福德资粮、智慧的资粮,「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在你这一念远离恶法的清净心当中,建立福德智慧两种的庄严。善法当然是庄严,恶法是得到清净,这样子来说你的自利功德是成就了。
第三个、你还要做第三件事情,「慈悲常遍一切有情」,你不要忘了还有很多的有情众生在颠倒苦恼当中。应该怎么办呢?「恒普为作利益安乐」,你要有这种方便的摄受,来使令众生能够修学善法得到安乐。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时时的广设方便,使令众生在内心当中生起善根,生起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这个是使令众生生善。第二个「救济度脱一切有情,所有厄难生死众苦」,众生有罪业,你应该要种种的调伏。前面是摄受,要调伏引导众生远离苦恼跟痛苦的因;这是大悲心的调伏跟摄受。
这个是整个菩萨的三聚净戒,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情来完成呢?「不顾自身所有安乐,唯求安乐一切有情」,当然对一个久修菩萨来说,有时候度化众生会跟自己身心的安乐相冲突,对一个老参菩萨,他当然就是要作取舍,就是他应该以牺牲奉献的精神,牺牲自己暂时的安乐,使令有情得到安乐,你有这样的菩提心,你就是安住大乘功德、安住大乘种性。
菩萨的戒法跟大家学习到这里。
我个人修学菩萨戒法有两句话跟大家互相勉励:第一句话是「凡事尽心尽力」,第二句话是「时时反省自己」。
第一件事「凡事尽心尽力」,就是说身为一个菩萨,你不要求外在人事的圆满,特别你在生善、度众生的时候,很多的因缘不是你能够控制的,就是说你要求你内心当中安住在你的愿力、观照,你做你该做的事情、尽你该做的本分。
释迦牟尼佛来人世间的时候,以佛陀的尊贵,他也没有把众生度完,释迦牟尼佛还是有很多因缘,众生也是毁谤他的,所以你能够做的就是要求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