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轻便性,持续耕作能力,比之前的犁杖,进步了不知多少,必可多得粮备。
万民受益。”
曹操心忖但凡穿越,改良犁杖,几乎是人均必备技能,没什么可值得吹嘘的。
“太学筹备的怎么样了,明年开春,可能选士入读?”曹操问。
郑玄自得道:“我名下学子,正从各地赶赴邺城。包括江东,荆襄,乃至益州。
我遵王命,又对地方州郡张榜告知,招才以充太学。明年开春,选学之事不成问题。”
曹操念头起伏。
想从根本上解决士族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当前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本原因仍是生产力问题。
降低教育资源的门槛,才能让更多人有学习的机会。
这就涉及到最根本的造纸,印刷等事情,千头万绪,越拉扯越多。
乱世复治,属实不易,内忧外患。
都说汉末人心思乱,一大半原因,在于士族都想趁乱谋利。
曹操要把他们扭过来,让动荡的天下复治,人心趋稳,现在不过是开了个头。
郑玄忽道:“我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觉得该告知魏王。”
“我交感天地以修身,似乎变得比此前要轻易许多!”
“魏王您看!”
郑玄摊开手,掌心自有天地灵韵汇聚,发出微光。
这是儒家神通,养的是浩然气,治国修身之术。
聚敛气机达到肉眼可见,能绽放光明的地步,就是神通层次。
“以往,即便是我也难如此轻易,以浩然气催发天地生辉。”
郑玄:“但近数月,修行…好像变得简单了些。”
曹操倒是知道原因。
那是天地沸反,气运潮汐推动灵韵递增的结果。
也可以理解成乱世恢复平治,从而积攒的国运,在逐步攀升。
日落后,他回到大船上,再次问:“襄阳那边可有消息?”
“还没有,但应该快了,刘氏众人已齐聚襄阳。”
……
刘表有三子。
分别是刘琦,刘修,刘琮。
早年长子刘琦最得宠,后来刘表发妻早丧,娶蔡瑁的姐姐蔡氏为妻。
而蔡氏的侄女,嫁给了少子刘琮。
亲上加亲,蔡氏对少子最宠爱。
几年下来,常吹枕边风,刘表也对这个小儿子越来越爱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