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什么?!
此刻,魏军三路齐动。
乌孙国,位于西域西北角,天山以北。
他们是大魏的近邻,也是连接东西方草原,最重要的国家和必经之路。
其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
早期的乌孙人与大月氏,屡有争锋,彼此仇视。
但后来为了摆脱匈奴的控制,两方联合。
等到大月氏建立贵霜,势力强盛。
乌孙便与大月氏正式结盟。
而其本身势力也日益强大。
他们的养马业,特别繁盛。
国境不算太大,但牧马成群,兵员骁勇。
乌孙往南,西域最西端的大宛,也以养马业闻名天下。
曹老板对这些养马的邻居,垂涎已久,本就想找借口收拾他们,抢马抢地。
贵霜串联周边,要增收税赋。
作为贵霜的盟友,乌孙积极响应。
乌孙之王乌贵糜,随即下令配合。
派兵袭击大魏边军的首领,就是乌贵糜的侄子,乌孙著名的将领乌奇驮。
他们伪装成马贼,冲杀了魏军的一队边卒。
部分边卒的脑袋被割下来,悬在山口,以示此路不通,并蓄意留下康居人的验传,拖其下水。
要知道乌孙毕竟不是贵霜,他们没敢直接封路。
所以要装成马贼,冲击来往商贾。
过路者频遭劫掠杀戮,这条路自然无法通行。
乌奇驮现在就是‘马贼头子’,领的却是乌孙的正规军。
他今年三十一岁,常人身形,体格硬朗。
他杀了魏军的戍边小队后,魏军出兵来清扫。
大队兵马过来,他就跑,魏军退了他再回来。
前后拉锯已有十余日。
十月末的上午,领兵屯居在天山以西的乌奇驮,再次接到下属汇报:
“有商旅出现,即将进入山峡的入口。”
“全队有百余人,都是青壮年,体格彪壮的不少,看气势,怕是有些武力。”
“没有武力,也不敢在此时过山口。”
天山山口马贼频繁出入,杀人劫货的消息迅速传开,商队已明显减少。
现阶段敢经过天山峡谷的队伍,多少都有些依仗。
乌奇驮听完下属奏报,道:“再去探,别是魏军的计策,想引我们出去。这几日要格外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