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草方格的铺设,并且这100万亩已经飞播了一次草种。
但有多少能出芽只能看天意。
由于沙丘陡峭,丰凯的中大型草方格沙障机都无法使用,只能以人力和小型机械为主。
所以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陆汉斌说:“民勤和阿拉善去年召开了联合治沙布防的会议,我们这一块刚好能和其它标段连上。”
郭阳挑了挑眉,“那沙海还能和苜禾农牧连上吗?”
“没问题的。”
“那样最好。”
从上午到下午,中午就在沙漠里煮的面条,陆汉斌带着郭阳连着去看了几支治沙队伍。
期间还遇到了治沙志愿者马俊河和韩杰松,两人都已经辞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治沙当中。
同时,马俊河也成为了惠农网的代卖员。
民勤这两年,依靠发展日光温室,布局蜜瓜、茴香、果蔬和苏武沙羊等产业,留住了不少人。
也为马俊河这样的回乡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让郭阳惊奇的是,沙海的管理人员似乎还是那些老面孔,没怎么增加。
“主要是治沙工人有限,所以增加管理人员也没有多大的作用。”陆汉斌说道。
“不是还有梭梭林管理,肉苁蓉采摘吗?”
“也要不了那么多人。”陆汉斌停顿了下,“沙海今年的效益应该会比较可观了。”
“哦?”
“今年有近10万亩梭梭林可以采摘肉苁蓉,即使按去年的亩产值算,今年收入上亿元是没问题的。”
郭阳回忆了下,去年沙海的产值是6500万元,大概每亩1300元的样子。
“没想到啊,沙海农牧也要开始回本了。”
陆汉斌说道:“我算了,扣除管理成本,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治理沙漠最少也得8~10年才能回本。”
“也许有意外呢?”郭阳笑了笑,“你忘了公司培育的肉苁蓉种子?”
陆汉斌愣了愣,“这种子有什么特殊的吗?”
“再等两年就知道了。”
“两年倒等得起。”
装麦秸秆的半挂车、沙漠越野车穿梭在沙丘中,来回运输麦草,沙海在附近的镇上也有个项目部。
陆汉斌和张竞都常驻在那里。
郭阳却急着要赶下一趟行程了,离民勤最近的机场在兰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对了,青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