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上层有这个动力吗?
农业部视察酒泉时就已经透露出了苗头,国家是支持这事的。
‘藏粮于仓,藏粮于民’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了。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这句来源于华夏古代农业经典《禹贡》的话,被许多人记在了脑海里。
“耕地轮作休耕,这是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思路。”
“既有利于涵养地力、保养生态,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一举多得。”
“这将是利在千秋的举措。”
“嘉禾确实会从中收益,至少第一阶段的能源林项目能顺利实施。
但一旦嘉禾获得成功,休耕的水资源也必将满足不了能源林的需求。
这时候就不得不拿出一个大胆的构想了--红旗河调水工程。”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华夏东南部和南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而西北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明显对比。
有感于这种地势特征与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古人发出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慨叹。
近年来,也有修建三门峡、长江三峡等遍布全国的水库电站,以及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等大型调水工程,以缓解部分地区对水和电的需求。
而红旗河构想,也是基于水资源的不平衡,欲从我国西南部丰水地区调水济往西北干旱地区。
以下内容的目的,也是想探索出一条现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西部调水路线……”
此时,手上拿着农经杂志的人都入了定,一动不动就像是座雕像。
只有时而蹙起的眉头,和目不转睛的眼神证明他只是看入了神。
大拐弯附近取水,自流进怒江;
于三江并流处穿越横断山脉,借用怒江河道后经隧洞进入澜沧江,借澜沧江河道后经隧洞进入金沙江;
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绕过沙鲁里山达到雅砻江……
全程6000多千米,预计年总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
除了红旗河,文稿还提了桂省的平陆运河,届时一相连,整个西南西北的联系将更紧密。
另外就是一张张图片,以及一些资料。
整篇构想的篇幅挺长,但想解释清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是痴人说梦。
然而,几个关键点却有解释。
首先是经济支撑,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如果西北西南的能源林真能崛起,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