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
拿到了赵希涛的电话,郭阳又和其联系了下,约好了地方之后才出发,路上又仔细研究了下这两天收集到的资料。
在一个老小区外的茶铺里,郭阳见到了赵希涛。
头发有些发白,但腰背挺的笔直,顶着一张臭脸,“老头我穷,请不起什么好茶,也就只能请你喝点普通的红茶。”
“红茶也不错,暖胃。”
郭阳没说什么他请的话,这老头明显对红旗河‘构想’的提出者有很深的怨念,但多年的工作经验,又让他对红旗河有很深的了解,郭阳甚至认为这是目前国内最了解红旗河的专家了。
其后续提出的两条超级深埋长隧洞的新河道线路有着极大意义。
但郭阳不是冲这两条线路来的。
还没等他展开话题,赵希涛就说道:“说吧,老郑的学生说你有事找我,先说好,如果让我设计红旗河工程,这我可做不了,年龄大了,走不动道了,这你们得找王浩院士。”
郭阳笑道:“论对藏南和西南河流的研究,国内有几个人比得上你呢。”
“这话也没说错。”
“那你老就没想过开发雅鲁藏布江?”
“没想过,对雪区的环境破坏太大了,后患无穷啊!”
“所以你就忍心看着阿三开发?”
赵希涛挑了挑眉,郭阳也从随行的罗修手中接过了两份资料,放在了赵希涛身前。
“这是两份国际报道,有关藏南河流开发的,不过却是阿三的开发计划。”
赵希涛面色严肃的看了起来,对于藏南的情况他很情况,当郭阳提出红旗河构想后,王浩院士团队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弄出了一条自流路线。
而赵希涛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条路线行不通。
因为自流的线路有很大一部分流经藏南阿三实控区域,这部分面积高达9万平方公里。
这是英国佬搞出来的麦克马洪线遗留下来的祸端。
如果算上中线,以及与疆省接壤的西线,阿三实控面积高达1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4个宝岛。
这部分区域因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高达8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充沛的区域之一。
也让这里河流密布,水资源极为充裕。
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两国在这里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不过最终因为补给的原因,即使我国军队打赢了,也很难直接控制该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