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麻风树产量再创新高,领跑全国非粮生物能源新征程!”
“桂省:数百万亩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再迎大丰收,总产量超两百万吨!”
“荒山变良田,楚雄百万亩生物‘油田’成绩喜人!”
一进入十月,桂省和云省两地的麻风果就开始了采摘。
两地也第一时间发布了成绩。
楚雄林业局的张世忠在外地的能源林产业招商会上,更是当众喊出了一句口号。
“投资麻风树,可以入四川,更要下云南。”
当郭阳看到张世忠的发言时,差点笑疯。
“这张世忠,没把桂省放在眼里啊!”
祁子文也在一旁笑道:“也可能是在赌气,现在桂省可是举全省之力在发展,无论是去投资的,还是本地农户,种树积极性都更高,云省还差点意思。”
两人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云省的少民问题比川省三州地区要轻,但又要比桂省重。
不过目前嘉禾重点发展的几个区域,都算是问题比较少的。
但其它区域也要开始涉足。
却不一定要由嘉禾去淌浑水,其它资本和企业也可以,比如中石油,做事磨蹭,就只能去这些地区扶贫。
郭阳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沉吟道:“麻风果一收获,正菜就要来了。”
祁子文说:“能做的准备都做了,现在只能见招拆招。”
嘉禾和传统油企的博弈并没有影响到底层的丰收。
在楚雄,金沙江畔,水鸟嬉戏,鱼跃飞霞。
原本干热河谷的荒山上也长满了昂然挺立、错落有致的麻风树。
村民杨定义承包了600亩的荒山。
挥锹铲土、扶苗培土、围堰浇水……一连三年过去,这片原本光秃秃的荒山已改天换地。
“杨定义,我看了这么大一圈,就你家的果子挂的最多啊!”
“那是。”杨定义很得意,因为他是最早一批下手承包的,自然也挑到了水源最好、引水最方便的地块。
虽说麻风树耐旱、耐贫瘠,但和人一样,吃得多自然也拉得多。
“一亩产了多少斤啊?”
来人是县里林业局的一位下乡走访的主任,叫王洪,来时他就看到了停在大路边的一辆卡车,以及数辆来回不停转运的小型农用车。
杨定义比出了三根手指。
王洪惊呼道:“3000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