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些偏远地区,也需要经销商的力量。
田瑞和毕强细致的给赵华介绍了一番蔬菜的推广后,才离去。
一连一段时间里,毕强都带着研究团队在山里打转,寻找着更多的育种机会。
另一边,赵华在特意找来《山城日报》看了后,也迅速进入了状态。
狗日的无良媒体避重就轻,只报道了传统的‘三白’,其它品种提都没提。
好歹提两句辣椒、瓜类也不至于让他这么被动。
为了挽回在郭老板心中的印象,赵华也是豁出去了。
平坝丘陵地区的蔬菜播种逐渐进入尾声,但高山蔬菜播种还未开始。
他也顾不着那么多,先把货铺开,无非就是给下游的乡镇种子店更多的让利。
很多以往只有一面之缘,或者没见过面只有电话的农资店都被联系上了。
“老张,天禾的蔬菜种子来点,辣椒、番茄、苦瓜、黄瓜、萝卜都有,适合山里种。”
“别再推莲白了,你看那去年那病害多成什么样了,换种吧。”
“天白1号长白萝卜,卖得起价,比普通萝卜均价要高20%左右。”
“嗨,老顾客了,赊账就赊账呗,卖得好明年再来。”
一个一个电话打出去,赵华也调来了人手,渝东南和东北几个区县,慢慢都有了天禾种子的身影。
同为萝卜种子,一袋15克的本地圆萝卜只卖1.5元,而一罐50克的天白1号卖价达到50元。
按单价算,是本土种子的10倍。
辣椒、苦瓜、黄瓜、番茄等等蔬菜也高出传统数倍。
这引起了众多农户的稀奇。
就像一个常年封闭的山村,突然走来了一个穿着光鲜亮丽的美妇人,总能引人瞩目,让男的看了想入非非,女的看了暗骂妖艳贱货。
但总有人会因为好奇下单,也有人为天禾的品牌买单。
总之,这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长江流域高山蔬菜区,基本跑了个遍,情况比预料中好,很多农户都喜欢看电视,天禾投了很多广告。”
在四月中旬时,毕强就回到了酒泉,和郭阳说起了此行的经历。
得益于天禾的名气够大,品牌够硬,又有电视广告等配合宣传,有些地区还拿到市县政府的种子推荐背书。
这让天禾的蔬菜种子只要能铺开,就有人买,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发酵。
推广高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