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道。
“是父皇在长安城走动,朕让人暗中照看着。”李承乾又笑着道:“你继续说你在北面的遭遇。”
“喏。”
今年,阿史那社尔带着他的族人又一次向北面发起了远征,只不过这一次人手不够,就带了不少回鹘人。
在他的讲述中,李承乾大致推测着,阿史那社尔应该是杀到了贝加尔湖的北面,若不是因严寒只好退回来,他现在应该在更北方。
有些传说,阿史那社尔也是听说的,说是在北面还有人。
大致上,李承乾推断着现在的时间节点,现在应该是北方的人口迁徙时期,而这一次人口迁徙很有可能会在北面出现一种新的人群,而这种人群与这高卢人或者北面的人有着些许联系。
但这都与现在的大唐相距太远,在人类的迁徙活动中,总是免不了战争与杀戮。
而大唐的扩张又何尝不是在参与到这次大迁徙当中呢?
李承乾喝着茶水安静的听着,时而面带笑意。
直到午时,阿史那社尔与皇帝用了午膳之后才离开,送别了这位突厥可汗,李承乾这才回到殿内。
杨内侍道:“陛下,是要将他留在长安吗?”
李承乾拿起一份奏章,也没有抬头而是一边看着道:“留着吧。”
“陛下仁慈,是担心这位突厥可汗死在外面?”
李承乾正色点头道:“当真朕答应过他,将来他死后与颉利合葬,就算是要死,朕也会让他死在长安城,而后与颉利一起安葬。”
杨内侍微笑地退到一旁。
陛下向来是言出必行,当年的约定过去二十余年了,至今还记得。
再回想起来,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阿史那社尔,如今已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可汗,他也不能再为陛下远征了,往后会在长安城度过余生,还会有下一个突厥可汗为陛下远征,而这个人正是李思摩的儿子,如今就在突厥,为大唐戍守阴山。
早在去年秋季,陛下与英公就说起过此事,阿史那社尔虽骁勇,可他毕竟年迈了,拿下了靺鞨之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再让他北征,他多半就会死在外面。
从去年开始,陛下与英公就定了下一个北征的人选。
大唐还是要继续北征的,下一代人会顺着阿史那社尔的脚步,一路朝着北面而去。
大唐不能就此停下开拓的脚步,皇帝希望大唐不论在何时何年,在外面永远有这么一两支在外开拓的兵马,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