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让人喘不过气来。曾卫国抬手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烦躁与焦灼,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内心被这炎热的天气搅得更加烦闷。
中午时分,曾卫国在路边的一家小饭馆里简单吃了一碗面,随后便沿着那条既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公路缓缓向右走去,一直走到山脚下,在水库管理局的大门前拐了个弯,然后沿着向下游的方向前行。大约走了半里路的光景,几幢灰砖红瓦的房子出现在他的眼前,那里便是曾经的县卫生学校。
时光回溯到一九七六年五月,他陪着父亲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时,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的厂房,荒芜而冷清。厂房的墙壁斑驳破旧,四处杂草丛生,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顽强地摇曳,仿佛是这片废墟中最后的坚守者。父亲怀揣着县卫生局的介绍信前来报到。父亲从部队转业后,被安排到血防医院担任院长一职,谁能想到,这所医院竟是由这被遗弃的厂房改造而成。当时,在这里看门的只有一位从农村来的血吸虫病专管员。后来,陆续分配来了五个医学院的毕业生,又从各地医院抽调了一些医生、护士和后勤管理人员,还招募了一些临时工。在村血吸虫病专管员的配合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血吸虫病的普查与普治工作。
一年后,曾卫国高中毕业,再次来到这里。此时,县血吸虫病防治医院的牌子旁边,又多了一块县卫生进修学校的牌子,两块牌子下是一套领导班子,父亲既是院长又是校长。
首届开办的是赤脚医生培训班。等到赤脚医生培训班圆满结业后,又开设了护士、检验、放射三个短期培训班。
曾卫国和高中同学白英俊在学校做起了临时工,曾卫国负责在垫着钢板的蜡纸上精心刻写学习资料和考试卷,那一笔一划都倾注着他的专注与认真。白英俊则负责在油印机上进行油印工作,就像《红岩》小说里印《挺进报》那般,带着一种使命感。
白英俊的父亲在县卫生局担任分管医政的科长,这层关系让他在学校里谋得了这份临时工作。
也是在这里,曾卫国邂逅了他一生的挚爱——筱雨。筱雨是护士班李老师刚高中毕业的女儿,她身姿高挑修长,面容恰似温润的鹅蛋,肌肤白皙胜雪,仿若凝脂。一双眼眸恰似澄澈的秋水,波光流转间,眼波盈盈,顾盼生辉,仿若藏着璀璨星辰,只需轻轻一瞥,便能勾人心魄。曾卫国被这惊鸿一眼击中,刹那间,周身血液仿若瞬间凝固,心脏似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胸腔内如有千万只小兔蹦跶,狂乱不止,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