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问题,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
这可是他们厂的爱将,肯定是要保护好的,所以领队一脚下去,制止了他说话,领队自己接上了高振东的话:“对,高主任,你看得很准,我们是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在里面。”
高振东点点头:“嗯,所以你们这个申报材料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了,技术路线主线不明,旁枝末节过多,铺了个大摊子,其实用得上的却没几样,这不论对于资金还是人员,还有其他资源,都是一种浪费。甚至还有可能对主线产生严重干扰,这不好。”
所有人把汇报材料中的技术路线仔细看了半天,不得不承认,高振东虽然严格,但是说的话是真有道理,大部分人只注意到这个技改用到的关键技术又多又好,却没深入想到大部分都用不上。
错怪他了,人家没有打击报复的意思,原来高主任是为了节约国家资金啊。
这年头,“为国”二字拿出来,那就是正确,本来也的确是正确。
申报方的领队一脸的惭愧:“高主任你说得对,我们回去吸取教训,精简技术,紧扣目标,认真修改,争取尽快上会。”
高振东笑道:“其实在我看来,你们这次技改,核心就一个——用计算机结合先进传感器,控制整个工艺流程,出发点很好,不过有些细节却有待商榷。”
教训是要教训的,但是正事儿不能耽误了。
十七机部领导听到这里,也是一脸的肯定,就知道高振东同志不是那种鼠肚鸡肠的人,该批评的问题要严厉批评,该帮助的地方也是会不遗余力的帮助。
申报方一听这话,大喜过望,马上拿着纸笔:“高主任,您请说。”
“你们用到的东西,我都很熟悉,DJS-59和K型热电偶,但是这两个东西用在这里却不是很合适。”
诶哟,这个你也懂?你不是管理、材料和工艺专家嘛。
申报方的人一边记,一边想道,不过高振东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人和人之间,距离大到不可想象。
“DJS-59和K型热电偶,都是我做的,所以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DJS-59在你们这个项目里,能力溢出了,这倒不是太大问题,溢出一点就溢出一点吧。不过关键问题在于,K型热电偶,能力不足,它的正常工作区间,达不到你们所需的温度!”
此话一出,现场“哄”的一声就炸了,不是因为高振东指出的问题,而是因为高振东是这两样东西的研究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