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原有性能的事迹。
同时,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他们和海军战士,在科研试验过程中,发现敌舰后不畏艰险,主动出击,使用手中仅有的四枚反舰导弹,连射连中,一举击沉敌军2500吨级驱逐舰一艘,1000吨级巡防舰一艘,俘敌杀敌若干的事迹。
而且,其中还有个少将!
群众一看,乐了。
争先一号,这名字起得好啊,果然争先了,世界第一次!
抓了个少将啊,自从敌人龟缩不出以来,多少年没抓过将官了,更别说还送了个上校做搭头,按照五千万四舍五入一个亿的算法,这勉强也算是个将官了吧。
高兴!
这年头的群众,武德之充沛,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充沛到什么程度,几十年后一群老奶奶围着某景点一门大炮拍照,不知道的以为她们是在网红打卡,知道的才明白,那门炮,就是当年她们自己用的,民兵!她们操着这门炮,当年炮战的时候和敌人对射了好多天!
这个时候,这种消息就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热搜”了,要放到高振东前世,高低前面得加个“爆”字。
所有看到这则消息的人,都走路带风,脚下生莲,感觉跟自己亲手打的似的。
有不少人甚至在大街上放起鞭炮来,这年头,不禁燃。
这是常人能看到的,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有一些“小事”在发生。
海军发布嘉奖令,xxxxx部队荣立集体一等功,yyyyy部队及zzzzz部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同时,xxx研究所的反舰导弹课题组,被防工委授予集体一等功,xxx船舶所、海东船厂的部分下属机构,被防工委授予集体二等功。
这个时候,这些厂所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军民分野,走部队的嘉奖体系也是有的。
科研制造体系里,个人嘉奖也有,还不止一个,但是并没有公开。
高振东万万没想到,自己人在厂里坐,功从天上来。
他是个人一等功之一,其他还有谁,他不知道,但是估计邱总是跑不了的。
没有开会,没有当众表彰,就是防工委那边来了个人,找到他,给了他一个盒子。
一等功!
阵仗搞这么大,一点儿都不奇怪,高振东前世知道的“八六海战”,战斗过后接见参战英模的人级别也是非常高的,嘉奖的集体也是好几个。
只是八六海战因为是贴脸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