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就是这个原因,这书的相当一部分不需要专业背景知识,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看着高振东一言不发,肖总还以为高振东有什么地方不满,但是看着又不像,正疑惑之间,高振东已经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倒腾好了。
他站起身,对肖总道:“肖总,您等等,我去取一点资料过来。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您别急,我一会儿就回来。”
说完,转身走出了会客室,回了自己办公室,在办公室坐了二十来分钟,手上变出来一叠资料,大概80来页的样子,高振东手写笔迹的复写稿。
花了这么多时间,主要是有的内容得删掉,比如满篇的花旗佬飞机名字。
这部分基本上是把花旗佬对于边条翼的早期研究成果都说了个透,在搞这些研究的时候,花旗佬也没有相关理论,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一样一样的试。
花旗佬试验做得有多扎实?说两个数字就能体现了——他们试验了200多种边条!搭配了至少5种不同后掠角的主翼!
感谢花旗佬的馈赠!该谢一定得谢,高振东不是那种吃了抹嘴不认账的人,虽然这本书是国内的人写的。
会客室这边,肖总一直很有耐心的等着,听见高振东的话,这才知道高振东手里有货,这肯定得坚决等着。
不过他很好奇,高振东这些资料哪儿来的,国内肯定没有,难道是国外?
带着好奇,他等到了高振东回来,对方乐呵呵的往他面前一坐,先递了一叠纸过来。
“肖总,这是我业余的时候,用计算机计算的和边条翼有关的一些东西,您有空看看。至于边条翼,我这里只大概说一下情况,您心里暂时先有个概念就好。”
有概念了,就能讨论了,至于具体的细节,那是进入设计工作的事情。
在这里,高振东直接把边条翼的相关内容说成是自己闲得蛋疼用计算机算的,这样至少还合理一些。他作为国内计算机实际上的头号人物,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些异于常人,这很合理吧?
要是说是试验观测出来的,那就是扯淡了,打死也没人信。
边条翼是典型的漩涡增升手段,能有效提升大迎角升力,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种气动设计,除了大后掠三角翼飞机之外,三代机没用到边条的很少。
看见肖总一脸的喜色,高振东也没忘了提醒:“肖总,有好处就有坏处,边条翼对飞机稳定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具体的还要看取舍。”
但是这个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