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把它完成。”
具体的细节,就不需要大漠的同志们再花精力跟进,他们只要提出相关的参数要求就好,碳研院这边尽量完成。
对于他的安排,搞导弹固发的同志欣然接受,这件事情交给碳研院的同志,没什么不放心的。
——
中礁群岛,一个靠西的礁盘上,刚修起不久的钢筋混凝土高脚屋里,几名战士正在各司其职。
也许不该叫高脚屋,实际上,这里一开始部署,就是修的钢筋混凝土营房,虽然小点,但是结实程度和舒适性都比这些战士从来没听过的高脚屋要强得多。
也许高脚屋这种体现了一代守岛战士吃苦耐劳精神的特殊建筑,将永远只存在于高振东上辈子的记忆里。
这种东西还是只有高振东知道比较好,太苦了。
负责设计守岛建筑的同志还是下了大心思,花了大价钱的,此时一位战士正在从录像机里往外取录像带,这东西虽然主要是往外卖,但是我们还是给这些守岛的战士们配上了,至少能听个响,看看动静。
说起来很简单,好像是普通人根本不在意的事情,但是对于守岛战士来说,意义却完全不同。
在这方面都舍得下本,在别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另外一名战士在操作的,就是一台热像仪。
用海装局的同志原话说就是:“陆军那么多坦克,新式坦克上一辆一台,我这儿才几个岛几个礁?能花得了几个钱?安排,都给我安排!”
事实证明,本来就擅长夜战的我们,在掌握了夜战的最先进装备之后,能更上一层楼。
实际上,战斗力和装备有关系,但并非决定性的,能打好夜战,靠的还是训练、纪律和忘我牺牲。
而当先进装备和严格训练结合到一起,那事儿大了的就是敌人了。
“班长,你来看,这是啥东西?没听说有友邻部队要来啊。”
虽然岛上只有六个人,但是这里还是一个班的建制,这在后来,被称为“守礁班”,编制一个班,但是营房基本上只能住6个人。
此时外面的海上,一片漆黑,虽然风浪不大,但是“哗啦啦”的海浪声依然掩盖了一切。
单凭肉眼望去,漆黑的大海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将一切都沉入了黑暗。
可以这么说,想要靠肉眼发现海上的动静,几乎不可能。
但是,我们的战士依靠的,可不止是肉眼那么简单。
营房顶上一个圆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