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张潮当然没有兴趣听这些美国政坛老油条的老磕,而是开始思索自己“讲两句”到底该讲啥,顺便趁着大家都关注台上希拉里的机会,离开了围绕伊万卡的小团体,去找了点吃的。
这种自助餐的菜单通常很固定,搭配鱼子酱的薄饼、酸奶油和柠檬,烟熏三文鱼和黑面包,各种烤羊排、烤牛排,还有一大堆各种沙拉,然后就是水果和酒水了。
张潮本来想早点开溜去唐人街吃个削面,滞留到现在肚子是真饿了。拿了一个盘子,夹了两片三文鱼和几块西瓜,就吃了起来。
这时候朱诺·迪亚斯凑上来,也夹了一些食物,但没有吃,而是笑着问张潮道:“你等会儿要讲什么?”
张潮咽下一口三文鱼,想了想道:“……就随便说点在美国的见闻吧,夸一夸今晚的慈善拍卖,呼吁一下大家关注弱势群体……大概就这样吧。”
朱诺·迪亚斯听完之后眼中失望的神色一闪而过,随即附和道:“是啊,这样的场合,确实也讲不太多别的。”
张潮放下盘子,问道:“你似乎希望我讲点别的?”
朱诺·迪亚斯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我是一个多米尼加人。那里和所有的加勒比国家一样,都存在一个问题……”
张潮笑道:“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朱诺·迪亚斯没有言语,算是默认,接着道:“对我来说,写作是一种基于信仰的创举。我的生命中只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关于多米尼加、多米尼加人、美国、移民者……这一切的故事。
我笃信每个作家只能讲一个故事,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讲述它,直到故事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清晰,直到故事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宏大、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引起回响。
我总是一次次的梦回80年代,那对我来说,是充满动荡和恐怖的时代。我们有美国支持的暴政、内战、游击暴乱、右翼平叛和各种政治冲突……
我们的国家曾经有希望获得重生,但源自上一次殖民屠杀的余波在80年代仍然把一切都搞糟了……”
张潮不明所以——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他并不清楚多米尼加的历史,对加勒比地区政治生态的理解基本来自于欧·亨利的短篇集《白菜与国王》。
其中虚构的“香蕉共和国”很好地道出了美国与这些群岛小国之间的关系。除此以外,张潮对这个地区的了解并没有超出中国高中地理和历史的介绍。
朱诺·迪亚斯忽然盯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