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吴奇华的精彩表演,感谢戛纳最佳女演员高媛媛女士的精彩演出,你是最棒的。
感谢《密阳》所有工作人员和演员,特别感谢我的母校北电对我的支持和培养,感谢我的老师司徒先生,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你们。”
别看戛纳是欧洲三大里面最出名的电影节,似乎最具权威性,但其实最近几年,戛纳最喜欢给一部电影颁发多个奖项。
别的就不说了,单说最高奖项吧。
不管是柏林还是威尼斯,在颁发金熊和金狮时都很慎重,一般拿到最高奖项后,再拿其他奖项的情况也有,但却没有戛纳那么频繁。
只说最近十来年吧。
1991年《巴顿芬克》,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和最佳男演员。
1992年《善意的背叛》,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和最佳女演员。
1993年《钢琴课》,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和最佳女演员。
1996年《秘密与谎言》,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和最佳女演员。
1999年《罗塞塔》,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和最佳女演员。
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和最佳女演员。2001年更是一口气把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全给了《钢琴教师》。
戛纳的常设奖项一共才几个?六个常设奖项。
只不过戛纳的推广是做得最好的,这才是他名气更大,显得更“权威”的原因。
当然,这些年欧洲三大之所以屹立不倒,受到全世界的认可,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都还保留着一点底线——奖项可以攻略,但你质量起码要过关才行。
每个电影节的选片委员会,起码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今年的戛纳也没怎么爆冷,在闭幕式之前,很多人看了《钢琴家》后就知道,金棕榈已经被预定了。
二战的片子,反应纳粹残忍的,这里是法国,知道这些就足够了。
果然,金棕榈毫不意外的给了《钢琴家》。
只不过之前好多人预测,《钢琴家》的男主角阿德里安-布劳迪能拿戛纳影帝,却没拿到。
曹阳也觉得有点可惜,《钢琴家》的剧情其实不算太优秀,可以说是阿德里安-布劳迪一个人撑起了整个故事。
他真实的带入了那段历史,在优雅和落魄之间自由切换,毫不违和。
是个不错的演员,据说为了这部电影,他每天都练习几个小时的钢琴,为了更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