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定下新的西进计划后,曹家后续的西征进展,便没有什么值得赘述的细节了。
此后数年,曹彰也稳扎稳打,慢慢控下了后世的哈萨克草原和阿富汗地区。
军事征服层面,没什么可说的,毕竟曹军的武器相比于西域诸胡有代差优势,加上曹家的统治核心都挪到了西域,可以见机行事,不用担心朝廷掣肘,也不存在尾大不掉。
在为了自家而战的情况下,只要不出现士兵思乡逃亡的问题,其他都是碾压性平推的。
而曹彰之所以仍然花了“数年”才搞定这几块土地,主要也是因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解决“士兵思乡”这个大问题上了。
曹彰一开始带出来的曹家嫡系精锐骑兵,足有近三万人,经过数年血战,曹家老兵已经跌破了两万人,但是到了曹彰征服哈萨克草原和阿富汗之后,曹家老兵已经剩下不足一万了。
他手下的汉人骑兵,倒是还能勉强维持在两万人以上,但这个两万人里,已经有超过一半是新吸纳的西域当地汉人。
只有武器装备是曹家从关中带来的精良货,而操作武器的人员都换了一茬了。甚至骑兵使用的战马,也换了超过半数以上,好在西域最不缺的就是良马,这些东西都能就地补给。
只要精良的钢甲、钢戟、刀剑这些折损不多,其他都可以搞定。
而曹彰那两万多曹家骑兵,最后折损到不足一万,这个过程中,战死和重伤的曹兵,其实只占了一小部分,剩下一大部分都是非战斗减员,也就是逃亡所致。
曹彰一开始想到的捆住嫡系老兵的办法,就是发女人。把胡姬大量发给他们,想让士兵们都在西域扎下根——这一招也是很容易想到的,因为对于不带家眷远征的士兵,自古君王都是这么笼络的。
后世杨广抛弃了关中,常年流落江都(扬州)不思北归,但他手下的部队都是关中人,杨广这样的亡国之君都知道要给将士们发江南女人,让他们重新成家,即使这样,最后还是被宇文化及给反了。可见士兵思乡的杀伤力有多大。
曹彰这次遇到的问题,其实跟杨广是一样的,发了女人后,从章武五年、六年,一直有士兵带着胡姬一起逃亡回中原。
好在这些士兵也知道,穿越戈壁和大草原回中原,如果携带的行李太重,只会死在路上,所以他们走的时候,倒是没有带走精钢打造的重甲,最多只是携带了轻便的防身武器,所以曹军在这些逃亡案中,倒是没有损失多少重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