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价格在一百八十文到两百文之间浮动,谷子价格在二百二十文到二百五十文之间。
他们只要以比当地粮商高一些的价格,再控制在管事的收价之前进货就能赚到钱了。
于是伙计们快速的算计起来,纷纷领了钱出去。
当然,他们是不敢一个人出去收货的,都是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组成一队出去,不然要是遇上打劫的,他们又不是本地人,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但村子里的小农民们也并没有太多的粮食卖,他们总要留够一家的口粮,又要上缴粮税,剩下的才能换成铜钱。
所以三天之后,管事清点一批粮食送走,再要收购,却发现已经从附近的村里收不到粮食了,于是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士绅地主身上。
但尝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好处,他是不太愿意再费太高的成本去收购粮食了,于是和留下的伙计们说了一番悄悄话,当即就让他们走了。
阿春是三江村一个十七岁的青年,他穿着草鞋飞快的越过田埂跑回家中,兴奋的和父母道:“阿爹,阿娘,北边那些收粮的客商又来了。”
他爹皱眉,面无表情的道:“我们家没粮食卖了。”
“我知道,我想和他们一起去收粮食,”阿春道:“他们说了,只要我跟着一起运货搬货,一天能给十文钱,我要是能给他们介绍人家卖粮食,每收到一石就再给两文钱,阿爹,我想和他们走。”
男人皱眉,没有说话。
阿春娘忧虑道:“不会是骗人的吧?”
阿春心中着急,急切的道:“我只有一条命在,他们能骗我们什么呢?阿爹,让我走吧,阿兄刚娶亲,家里的地不缺人种,我留在家中无用,我,我不想和村尾的十二叔一样。”
村尾的十二叔因为是最小的孩子,上面给几位兄长娶完媳妇以后他都二十三了,他家再拿不出钱娶媳妇,加之兄长们闹着要分家,他最后就一个人被分到了村尾,因为穷,一辈子都没娶到媳妇,一直一个人过活,日子很不好过。
阿春是有感觉的,他十七岁了,但家里已经拿不出给他说亲的钱。
而且俗话说的好,好男不吃分家饭,他想自己闯荡一番,不靠父母兄长过活。
阿春爹沉默了许久,还是点头答应了,他扭头和阿春娘道:“给他做几个饼子带着。”
阿春高兴起来,忍不住低低欢呼了一声。
阿春爹道:“现在各个村子除了地主老爷家里都没有可以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