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曹耕云又到海家来了。
海棠借口送早点,赶到前院表叔公他们的屋里,旁听了曹耕云去承恩侯府说服吴珂的经过。
曹耕云费了不少唇舌功夫,总算说服吴珂收下了他们三位师长买下吴府故旧边角地的全部款项。虽说数目只有两千,但应该能暂时缓解吴珂目前在财政上的困境了。
曹耕云还叹气道:“我也劝他不要跟周家生分,反正欠了那么多债了,也不在乎再多欠一笔。他日后又不是还不起,何必让自己为难呢?早日将他家老宅重建好了,不但于他兄妹二人方便,他们也能早日搬出承恩侯府,不必再麻烦周家人操心他们兄妹的事了。可惜,他就是不想再向周家开口,说从前他无能为力,只能仰仗周家资助,因此才厚着脸皮收下周家给的钱,如今他有能力养活自己与妹妹了,哪里还有脸再向周家要钱?周家又不是很富裕,应该把银子花在更应该花的地方。”
周家虽然不算很富裕,但作为长安望族大户,也并不穷,只是周家人每年都会将盈余的钱财用在贴补边军军费或接济旧部遗属上,因此账上并没有多少余钱。吴珂在长安依附镇国公府而居,其实对此深知肚明。从前他只能厚着脸皮接受周家资助,如今则认为自己不缺钱了,不该再向周家开口。他作为吴家后代,受太皇太后与周家庇护,苟活至今,又得新君封赏了爵位,日子过得安逸富足,将来也不会有科举出仕的可能了。他于国无功,想到先人事迹,越发有愧于心。倘若他不向周家借钱,能让周家多节省一笔银子,用在军费上,他的心里也会好过许多。
吴珂虽在有些钻牛角尖了,但他这回拿出来的理由,却似乎也不是全无道理。曹耕云昨日没法再劝下去,只能告诉他,要想办法筹集一笔银子,不管是借还是别的什么法子,先把吴府主宅重修好,然后他搬进去娶妻,体体面面办一场婚礼,向京城权贵圈子正式宣告吴家的回归,再风风光光把妹子嫁出去。
这不是他想省钱省事,就能简单办妥的。他的体面,吴家的体面,同样也是太皇太后、康王与周家的体面。太皇太后与周家庇护吴家遗孤多年,总不能把人庇护成了叫花子,连娶妻嫁妹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了。先帝赐还了吴府家产,新君册封了吴家新爵位,吴家继承人却把日子过成这样,又是打谁的脸?
吴珂总算知道了事情的轻重,答应曹耕云,会慎重考虑此事。曹耕云当时不放心,离开之前还特地去见了承恩侯世子,聊了几句,方才告辞。
他想:“估计吴珂很快就会转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