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殿下。”谢枋得代表政事堂向虞醒汇报。
“从临安一直到怒江桥以西。完全修缮好了。从昆明到曲靖,从曲靖到贵州,曲靖到凌霄关的道路。从楚雄到清溪关的道路,已经都在安排之中了。”
“因为有些地方人口稀少。想要通车,恐怕没有那么快。”
“滇池水利工程,已经修建了一年,疏通海口,令滇池水下降一丈,多出数万亩良田。今天就能完成耕种。”
“再加上粮价太高,这一年各地开垦土地积极性大增。臣预计,今年田赋在一百二十万石。”
这已经是历史新高了。
元朝的时候,云南田赋三十万石。
这里面自然有很多问题,以元朝的治理水平,有很多土地是不交税的。还有其他各方面的问题。
虞醒拿下云南后,稍稍一清理。田赋立即到了一百万石。
这还是在云南整体田赋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完成的。
而今增加二十万石粮食。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到明年,田赋能够到达一百五十万石。”
“但我预计,未来云南田赋,不包括南庆府,不会超过二百万石了。”
“倒是西海道潜力惊人。今年西海道加南庆府,总共能给云南提供一百万石粮食。”
“只是这些粮食,都卡在独龙雪山以西。”
“西海道的粮食潜力,不仅仅这一百万石。殿下对滇西道的指示,臣以为知道。臣以为殿下英明。打通滇西道后,朝廷的粮食压力会大大降低。”
“不错。”虞醒非常满意。
众所周知,虞醒不靠田赋打仗。
如果仅仅靠田赋,汉军上下早就去喝西北风了。但是田赋不仅仅是一个财政数据,也是一个衡量国力最重要的数据。盖因,大部分百姓都是农民。农民能缴纳多少赋税,也代表了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
田赋一直增长。
这代表在谢枋得管理之下,云南国力也在蒸蒸日上。
“现在各地粮仓结余有多少?”虞醒问道。
“各地粮仓的数字每日变动,太具体的没有,大概现在在五十万石门槛上。”
虞醒说道:“也不少了。”
虞醒很清楚云南在粮食上,不仅仅靠这些赋税征收的粮食,不管是官府向地方上采购大批粮食,还是从安南采购的粮食。这个数量要比田赋本身要多。
特别是在道路修好后,运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