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觉得王上所说的话很有道理,是由衷的赞叹,并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王上有些吹毛求疵了。”
郑经刚要张口说话,张有德便抢先说道:“唐老大人,王上并无动怒,只不过是借着话题给予大家一个警醒,我们还很弱小,若是现在就开始活在虚妄之中,我郑氏还能向前走多远?”
唐显悦没想到是张有德出来挡下了自己的话,张有德话很明显是站在延平王这边,认为延平王做的没有错。
“瑞图!老夫也明白王上的用意,可是没有必要这样让众臣下不来台,往小了说会被臣下认为王上刻薄寡恩,往大了说会让臣下对王上离心离德。”
“祖父!若是这样就能让臣下离心离德,寡人倒觉得这是一个检验文武意志的标准,寡人的用人标准是唯才是举。
若是有能力,别说不用给寡人歌功颂德,就是当着寡人的面顶撞寡人,寡人也会唾面自干,若是没有本事,放到什么位置都是干的狗屁不是,马屁拍的再好,寡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将人拿下。”
唐显悦仔细地琢磨一番郑经的话,心里莫名感觉一阵发寒,延平王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再明显不过了。
以后读书人再想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郑氏获得高位已经是不可能之事了,唐氏代表着读书人的利益,又不能不为读书人说话。
未来唐氏与延平王一定发生冲突,这不是对错之争,而是立场之争。延平王的唯才是举那就是不管是不是读书人,只要有能力就能当官。
而读书人又要誓死捍卫读书人垄断当官的权利,这是根本性矛盾,除非一方妥协。
郑经对于老丈人父亲的想法也非常的清楚,适当的敲打一下,让这些人不要在郑经的大业上向着相反的方向使劲儿。
对于唐显悦这个外戚,又是祖父辈,郑经给予足够的尊重,而且这一次出使马打蓝促成了双方的合作,还是立下了大功的。
唐显悦最终还是失望地离开了,他在郑经这里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唐显悦并不是为自己的荣华富贵担心,而是担心读书人以后能不能在郑氏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天,林凤将约翰牛家的船长押到郑经的大帐,郑经打量了一番这个一头金毛,典型的英格兰人长相,常年跑海已经看不出原本的皮肤颜色,一张黑红的脸庞,眼窝深陷,一对蓝眼珠叽里咕噜的乱转,一看就不是什么老实人。
下巴以下的裸露的皮肤是酒红色,这样的皮肤颜色在灯塔国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红脖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