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一天我们会被那些西夷打上门来,我们会被他们踩在脚下,彻底沦为奴隶。”
张煌言能够听得出来,郑经说的这些话是发自肺腑之言,让他不明白的是延平王明显对西夷的敌意比满清还要高。
他当然知道郑经所说的兼容并蓄对于国家来说是好事,可是对于儒生来说,官位名位就那么多,多一个人来竞争,儒生就少一个。
事关儒生权力名位,儒生怎能不拼命阻挡,即使是张煌言也不能免俗,当有人动了这块集体的利益,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维护集体的利益。
“王上!不是臣没有雅量,就算臣支持也挡不住天下读书人的反对,一旦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王上推动的是从读书人口中夺食的政策, 王上反攻大陆之时必然会受到层层阻力。
所有的士绅都会站在王上的对立面, 这将会给王上的大业带来巨大的困难啊!”
“反对吧!寡人不怕, 既然满清能够将刀狠狠地挥下去, 寡人也一样能,这些士绅要么改变,要么毁灭,正好能够将大明的基础社会推到重新规划,将国家的权力影响到每一个百姓。”
“王上!满清是杀了很多人,可是满清并没有动士绅的根本,士绅虽然剃发易服,但是依然是乡村的根基。
有功名的读书人,满清依然没有向他们征发赋役,科举依然考的是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读书人明白,让他们剃发易服是让他们听话,该给他们的好处一样都不会少,这才是满清能坐稳中原的真正原因啊!”
郑经一愣,随即释然,怪不得后人说只有祖龙与太祖才能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其他人无论是谁都配不上呢。
祖龙一天下,郡县制影响华夏两千年,到现在也依然是沿用着祖龙的基本制度,而太祖则是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藩篱,彻底的清除了士绅、宗族、官吏对百姓的盘剥。
想到这里,郑经哈哈大笑:“他们想要反对,想要当老爷,那寡人就砸碎他们,让他们彻底的成为过街的老鼠。
用不当官威胁寡人吗?他们不当,寡人就自己培养,明太祖的办法太落伍了,竟然做强迫他们当官这种好事。
他们可以选择不当我郑氏之官,敢于闹事者,寡人的大军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张煌言心中一片冰凉,他在郑氏的时间越久,就越是能够感受到郑氏拥有无限的潜力。郑氏现在并不缺地,需要土地南洋有的是,唯一制约郑氏发展的是人口,是汉人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