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郑氏两府之地的免费教育全面推开,人才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来,以张煌言的阅历绝对不会相信那些读不起书的百姓中没有适合读书的种子。
士绅子弟多出人才,那是因为士绅有培养子弟的条件。张煌言若是从后世而来就会知道一个词叫做‘阶层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阶层固化就会越来越严重,穷人越来越难出头。
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张煌言虽然心中同情儒生,认为儒生的务虚是能够通过引导变得务实的,但是张煌言知道推进全民教育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华夏百姓自古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家族都会全力支持子弟读书,只不过在官本位的思想下,读书的目的在华夏发生了扭曲。
嘴里喊着读书明理,心里却想着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要想改变百姓对读书的看法,不再一心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就必须要扩展读书的应用。
“王上!自古读书人为了都是高官厚禄,所有人都读书,难道所有人都去当官吗?那些读了书不能当官的人,他们会不会心存不满?”
“苍水先生!即使不推行全民教育,读书人都能当官吗?全民教育是为了开启民智,使得百姓不再愚昧无知。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让我华夏子弟多学一些其他知识的原因,即使当不了官,也能凭借学堂里学到的知识,谋求一份足以养家煳口的职业。
数术学得好的可以继续深造,研究更高深的数术,就算不能继续研究下去,也能去找一份账房的职业,养家煳口不是问题。
格物学得好的可以继续深造,研究天地之间一切运行的规律,破解宇宙的奥秘,就算不能继续研究下去,也可以进入工厂做一名技术员,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研究出一项可以改变人类发展的技术。
其他的科目也是一样,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筛选,选出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有当官这一条路。
总之,我们不能总是认为只有当官才最有出息,在承天府一个工匠若是做到超级大匠,他享受的待遇比工官还要高。
超级大匠虽然不是官,却享受官员的待遇,这样的待遇难道还不能吸引年轻人投身于实学之中吗?”
张煌言没想到郑经现在就已经将工匠的地位拔的如此之高,将工匠地位拔高那就意味着未来工匠代表的实学必然会在郑氏的地位会水涨船高,未来儒生的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工匠所代表的的实学。
实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