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满清向北向西扩张都会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双方达成一个有限的军事同盟。
这个同盟正合康熙之意,满清现在也没有能力大幅扩张地盘,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是巩固现有地盘,就算是有余力也是向西向北扩张。毕竟满清没有海军,向南扩张没有海军的支持,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的海军截断退路。
满清虽然没有海军,但是有华夏的军事顾问给康熙提供成熟的军事建议,保证满清在扩张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满清在外高加索站稳脚跟,兵锋渐渐威胁到了罗刹国南方的软肋,罗刹国再也没有精力东顾,迫不及待地与华夏签订了边界条约,全盘接受了华夏提出的划界方桉。
——————————
十年后!
满清所有的军民全部迁徙出去,华夏境内的新政也已经推行完成,经过一系列的洗牌重组,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大型的农场。
农业从业人口大量转移到海外,或者进入城市谋生,使得乡村人口大为减少尤其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陕北地区,几乎被迁徙成了无人区。
在迁徙人口的同时,大量的劳改犯以及对外战争的战俘被运送到这里进行植树造林,种植的树苗除了考虑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的问题之外,还要兼顾经济利益。
陕北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生产的水果口感甘甜,延安的红枣就是一大特产。
随着华夏的统一,西北干旱,以及西南群山中的人口不断向外迁徙,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土司部落与官府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
官府用优厚的条件,不断吸引各个土司部落百姓下山选择去更加舒适的平原地区生活,没有了普通百姓给土司头人创造利润,这些头人靠什么享受优握的生活。
于是!
各种诋毁官府的谣言在各个土司部落传开,让一些不知真相的百姓对官府避之如蛇蝎,然而谎言终归是谎言,在已经下山的百姓现身说法之下,头人们的谎言终归是纸里包不住火。
一些不甘心自己富贵日子就此衰败的土司头人,开始互相串联,想在西南的大山里给华夏官府致命一击,可惜的是,华夏官府以及军队根本就不进大山。
就在大山各个要道布置兵马对大山内的土司施行经济封锁,山里的土司若是不与平地上的汉人交易,连吃饭的油盐酱醋都无法满足。
尤其是食盐更是人体必需品,没有食盐山里的山民如何能够干重活。一些无法忍受山里苦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