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山民,不顾土司的阻拦,一批批拖家带口的逃下山向官府投诚。
土司们也尝试着向山下突围,打破官府的封锁,然而缺衣少食装备破烂的土司武装怎么可能是装备精良的官府军队的对手。
每一次下山突击不过是给官兵增加几分功绩,实在受不住封锁的土司们,一个接一个地选择了投降,有强力的军队和充足的财政做基础,华夏在西北的植树治河,在西南的改土归流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郑经很清楚,不趁着他还活着的时候,将这些难题全都做了,等到子孙继位,利益集团成长起来,再想推行这些影响后世几百年的国策会难如登天。
可是随着新政不断的推进,新政在西南显露出了弊端,那就是人口少了之后,国家对于边防的投入不得不大力投入,原本可以就地筹措兵员,现在只能从更远的地方调兵。
郑经知道这是一个阵痛,只要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提高之后,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国家开始大力投资钢铁、水泥、煤炭,加大了道路交通的资金人力的投入。
《仙木奇缘》
内阁第一批同时开工了五条官道的拓宽、加高、硬化工程。
第一条从京城出发经宣府、大同、绥远、一直延伸到哈密、迪化、塔城,终点到巴尔喀什湖华夏的边境地区。
第二条从京城出发经宣府一路北上延伸到库伦,终点到北海城。
第三条从京城出发经永平府、过山海关一路延伸到海参崴。
第四条从京城出发经天津、过山东、一路向南过江南、闽浙,终点是广州府。
第五条从京城出发经保定府、真定府、一路延伸到西南,终点是云南府昆明城。
这五条官道有的是原本就有官道路基,有的完全是新开道路,同时开工这些道路需要大量的劳工,华夏现在劳动力严重不足,只好将目光锁定到了南洋土着身上。
大量捕奴队活跃在南洋的各个地区,大肆捕猎土人,这些被捕获的土人一部分卖到了各个农场成为农奴,大部分都进入各大修路工地,为华夏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这个时代使用奴隶是普遍现象,没有人会拿这些事指责这些事,不过华夏方面给所有进入华夏的劳工承诺,只要在华夏服务十年,华夏就会将他们找一块土地,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
同时华夏官府对于这些劳工也没有太过苛刻,每天劳役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时辰,而且在生活上远比他们在家乡的丛林里日子过的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