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襄平城下,以彰我大燕劲卒的军容。”前军师将军慕容评打断高诩的说话。
“慕容评,此战乃我军平复慕容仁之乱后的首战,士卒连年征战,将士疲惫。高句丽伪王见我刚刚内乱平息,军中定然军心不稳。若本王御驾亲征,定能鼓舞士气,一战而胜之。”燕王替高诩解释道,“此事我与高诩已经提前商议,你休怪。”
慕容评拱拱手,道:“但听王兄之意便是,但王兄自己亲率大军,臣弟不放心。”
“你且少忧,评弟原是顾虑于此,我谅这高句丽王胆怯,见我旗帜必走。”燕王说罢,话锋一转,“孤最担心之事,是襄平是否能守住?”
折冲将军慕舆根道上前说道:“我王所虑甚是,我大燕国虽立国不久,鲜卑族弓马娴熟。但守城之事,还是汉人颇为精通,我听说东边两城之中军士多为汉人。”顿了一下又说道:“守城之将乃慕容汗,此前虽经柳城之败被贬襄平,但他勠力自守,善待士卒,有他在襄平万无一失。”
燕王接过话锋:“正是,想着这几年磨练磨练他心性,孤以后还要大用他,平远将军之名号非他莫属。”
燕王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道:“孤记得今日就是中原的元旦佳节,我们鲜卑一族虽不过此节,但御万民者,必与万民同俗。我慕容鲜卑虽久居于此,然诸侯卑我。”燕王缓缓道:“幸得诸位将士,汉族世家大臣辅佐,我燕国逐渐占据这一州之地。加之我慕容家倾心慕华,中原侨族尽入我燕境。”
“我王高瞻远瞩,思虑深远,欲得更多世族帮助,我燕国勤王仗义的名号不可少。”司隶阳鹜出众臣队列,向燕王进言道。
“阳士秋所言不差。”燕王赞许道,“欲成大事者,必先师出有名。先前我已上表晋庭已求得辽东公,平州刺史的头衔,中原世族大家投奔我大燕者就是投奔晋室。今晋室暗弱,我燕国志不止于这平州,我欲再向晋室上表,求燕王之衔,欲谋得这南边幽州之地,若取这平、幽二州。图谋中原或尚不可行,但能自保。若今岁我辽东二城被攻占,天下会耻笑我慕容鲜卑不自量力,还妄图称王,徒增笑尔。”
慕容评已知刚才失言,便道:“王兄所虑甚是,是臣弟才疏学浅,想不到此战还有立威之意,王兄深谋远虑。”
“评弟你素有忠心,在军中也多有冲锋陷阵之举,诚心卫国。但欲给你大任,只知行伍之事甚为不够。”燕王提携其弟慕容评甚多,早年战阵常常带他身边。现在燕国事情日益繁杂,一些国政慢慢交他打点,有意栽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