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姑娘金玉之言受之亦可。”
“既如此,我替慕容霸收下了。”说完段先道谢,退出燕王寝宫之外。
燕王遥遥见段先离开,对平伯说道:“平伯,霸儿果然识人,非为美色,聪慧阴敏,我见犹怜。”
“恭喜燕王,霸公子得此女襄助,必能再建功勋,为我燕国柱石。”
燕王点头,“汝之言,俱是我意。”
说话之间,一内侍匆匆进殿,“启禀燕王,刘翔及列位大臣已在东堂等候。”
燕王示意平伯扶起他,“天下巨变在即,为我燕国计,当早做谋划。”
刘翔携封弈、阳鹜、皇甫真等众臣及世子、王公等俱在堂下等候,内侍一阵尖细的嗓音叫到:“燕王驾到。”
众人纷纷归位,分列于两侧。
燕王缓缓走来,端坐于高堂之上,坐定,示意众人不要多礼,关于如今石赵流民之事,大家皆可畅所欲言。
国相封弈率先起身道:“臣闻今岁以来,流民者众,比之往昔更甚,然我燕国今日之广,燕军之盛亦异乎往昔,臣请广纳流民以充军资,罢侨置各郡以安其民。”
慕容军上前道:“然我燕国立侨置郡久矣,胡汉分置奉行多年,骤然去之,恐国生变。”
慕舆根也道:“老臣也是这个意思,那流民都不聚在一起安置了,到处流窜,我燕国如何能冶理。”
闻听此言,司隶阳鹜辩解道:“今我燕国,胡汉杂处已是常态,我都中已悉迁入宇文、高句丽、扶余近十万户,且在我王化之下,和谐共处,未闻有杂处而有生变者。”
封裕也上前说道:“句丽、百济及宇文段部之人,虽是兵势所徙,非如中国慕义而至,咸有思归之心,然各部之间散落于各处,徙于西境边城,化而入之,已俱为我燕国之民,奈何为中原侨族而另设郡县。”
燕王见堂下议论纷纷,一时未决,却见刘翔端坐已坐上,神情平和,只沉默不语,胸中似有丘壑,便问道:“东夷校尉刘翔,出使晋室,所见甚广,孤意,且听汝之言,我燕国如何处之?”
刘翔奋起而跃,慷慨激昂道:“启禀燕王,我燕国当悉撤侨置郡县,以为流民皆为我燕国人。”
燕王眼前一亮,“哦,所欲为何?”
“晋室所患流民之忧久矣。中原沦丧,徒以晋室之诏,上承天命,世族百姓莫不云景而景从,拱卫晋室?然多患之,何也,不以国人视之。”刘翔整理下衣冠,理了思绪,眼中却有些许晶莹,向在座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