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作为一本专业性的期刊杂志,一般来说当然要考虑“时效性”。在这方面,“围棋月刊”有天然的缺陷,比“时效性”的话,它肯定比不上报纸,比“围棋天地”都要差不少。让李小强做“自战解说”的时候,“围棋”杂志的选择很聪明,既然时效性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干脆就完全抛弃时效性。努力在其他方面做出特色。
出于这样的考虑。在选材的时候就花了一点心思。他们让李小强解说自己在擂台赛上战胜淡路修三九段的对局。
很显然,这盘棋的重点是“一跳成国手”。虽然李小强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和范前辈的“一钉成国手”相比,不过好歹和中国古棋沾一点边。多多少少也会说到中国古棋的一些东西。对这一点张志东心里也很清楚,为了写好这篇棋评,他甚至乘机“恶补”了很多中国古棋的知识。
必须承认,张大记者这人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起码他的联想能力不错。他回顾李小强的职业经历,李小强真正参加“非限制级”的职业比赛,应该从首届天元赛算起。他在第一盘比赛中,用一个“镇神头”赢了邵八段。那盘棋显然也和中国古棋沾一点边。而现在。“一跳成国手”好像也和中国古棋沾一点边。。。
“哈哈哈,小强,你看我这个文章标题怎么样,嗯。我可以保证,我这个标题一定能够在总编那里过关。。。”
棋评还没有开始写,张志东就兴冲冲的找到李小强,把自己的“大作”拿出来给李小强欣赏。李小强接过来一看:
“从“一子解双征”到“一钉成国手”,回顾围棋天才李小强的成长之路”。
嗯,这个标题虽然有点肉麻。不过李小强喜欢。当然,“打击”张志东是李小强的乐趣之一。虽然心里乐意,不过李小强还是要吹毛求疵一下的:
“没文化,没文化,我说张大记者,你为什么要用“一子解双征”呢?用“镇神头”多好。“一子解双征”是围棋术语,“镇神头”才是典故,要和“一钉成国手”这个典故对应的话,当然是用“镇神头”更好。。。”
李小强也就顺口这么一说,没想却引起了张志东的强烈反击,两人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直受到李小强“打压”的张志东,好像突然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嘿嘿,我说小强,你这个古棋传人好像有点不合格吧,镇神头怎么会是典故呢?它明明就是一个围棋定式。这在我国围棋古籍中是有记载的。“一子解双征”就是“一子解双征”,它跟“镇神头”完全是两码事。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